健康食譜

夏季易"濕困" 8款養生湯 祛濕解乏

夏天白天長, 氣溫高, 是一個發散的季節, 通俗的說就是排毒的時節。 那麼, 在夏季排毒祛濕應該吃什麼呢?哪些食物可以排毒祛濕?

夏季是排毒的時節, 吃什麼好呢?

專家建議, 煲湯時可添加一些健脾去濕的食材、藥材, 有助於促進體內水濕排出。 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8款養生湯有助於身體排毒, 祛濕解乏。

【鮮土茯苓煲豬肉湯】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肉500克、生薑1~2片。

鮮土茯苓煲豬肉湯

做法:鮮土茯苓洗淨切片, 豬肉洗淨, 整塊不必切。 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約兩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解析:茯苓味甘、淡、性平, 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功用。 茯苓不僅很有營養, 而且口味平和, 它既能健脾、滲濕, 又可用作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具有利濕而不傷正氣的作用, 適量服食可作為春夏潮濕季節的調養佳品。

溫馨提示: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砂仁陳皮鯽魚湯】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薑3片。

砂仁陳皮鯽魚湯

做法:砂仁打碎, 陳皮浸泡去瓤, 芫荽洗淨。 鯽魚宰淨, 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 將砂仁、陳皮、鯽魚、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兩小時, 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之功效

解析:砂仁是中醫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藥材。 在我國, 砂仁還是菜肴調味品, 特別是咖哩菜的佐料。 中醫認為, 砂仁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胃、腎和脾, 能夠行氣、和胃、醒脾。 鯽魚健脾利濕, 滋養臟腑。 因此, 本湯具有健脾補虛、行氣利水之功效。 適用於脾胃虛弱、脘腹脹痛、食欲不振、體虛水濕停滯、水腫等人群。

溫馨提示:陰虛有熱之人及婦女產後不宜食用。

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乾燥綜合症等病症者不宜服用。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湯】

材料:木棉花20克, 雞蛋花、槐花各2克, 薏米、扁豆各30克, 陳皮1/4個、豬瘦肉400克, 生薑2片。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湯

做法:各配料洗淨, 稍浸泡, 陳皮去瓤, 豬瘦肉洗淨, 整塊不用切。 一起與生薑放進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兩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清熱祛濕、解脾虛濕困

解析:薏米味甘、淡, 性微寒,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可促進體內血液迴圈、水分代謝, 利尿消腫。 薏米還可做成粥、飯。 尤其對老弱病者更為適宜。

溫馨提示:由於薏米微寒, 如果脾胃較為寒涼的人,可以先把薏米炒一下再用於煲湯、煲粥等,可改善其寒性。

【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淨後浸泡片刻;瘦肉洗淨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後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

解析: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利濕舒筋之功,適用於脾虛浮腫、食少無力。

溫馨提示:本品具有祛濕化滯、滋陰降火、健脾開胃等作用,男女老少皆可食用。

【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分別洗淨,陳皮去瓤;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鯪魚宰淨,去髒雜,慢火煎至微黃。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兩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功效:祛濕潤燥、清熱下火。

解析: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濕消腫。除了用於煲湯,它還可用於煮飯、煮粥或磨成粉做成各種糕團麵點的餡料,美味可口。

溫馨提示:尿多之人不宜食用赤小豆。

【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薏米15克(中藥店均有售)、鯽魚500克(1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

做法:各藥材料稍浸泡,洗淨;鯽魚宰後洗淨,煎至微黃;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功效:祛濕健脾益氣。

解析:木棉花是民間祛濕的好食材,既有祛濕功效,又平和清潤,最宜春季之用。

【山楂扁豆金銀胗湯】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鮮鴨胗、臘鴨胗各2個,豬肉200克,陳皮1/4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浸泡,陳皮去瓤;鮮鴨胗洗淨剖開,去髒雜,可不剝去鴨內金,洗淨;臘鴨胗溫水浸泡,洗淨;豬月展肉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鹽便可,為3~4人量。

山楂扁豆金銀胗湯

功效:健脾祛濕、開胃消滯。

解析:扁豆甘平、性溫,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可用於脾虛有濕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泄瀉。與人參、白術同用,以加強健脾化濕之力。

溫馨提示:市場上銷售的扁豆與中藥材的白扁豆沒有區別,所以,大多數人都能食用。

【炒扁豆芡實淮山煲筍殼魚】

材料:炒扁豆30克,芡實、淮山各50克(中藥店有售),筍殼魚1~2條(約500克),生薑3片,豬瘦肉100克。

做法:各藥材洗淨,稍浸泡;筍殼魚宰後洗淨,可慢火煎至微黃,亦可不煎;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約10碗清水,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炒扁豆芡實淮山煲筍殼魚

功效:健脾祛濕困。

解析:芡實性味甘平,補中益氣,為滋養強壯性食物。淮山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中醫認為,淮山甘、性平,健脾胃、益肺腎,多吃淮山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溫馨提示:芡實性澀滯氣,一次忌食過多,否則難以消化,平素大便幹結或腹脹者忌食。山藥也有收澀的作用,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如果脾胃較為寒涼的人,可以先把薏米炒一下再用於煲湯、煲粥等,可改善其寒性。

【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淨後浸泡片刻;瘦肉洗淨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後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

解析: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利濕舒筋之功,適用於脾虛浮腫、食少無力。

溫馨提示:本品具有祛濕化滯、滋陰降火、健脾開胃等作用,男女老少皆可食用。

【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分別洗淨,陳皮去瓤;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鯪魚宰淨,去髒雜,慢火煎至微黃。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兩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功效:祛濕潤燥、清熱下火。

解析: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濕消腫。除了用於煲湯,它還可用於煮飯、煮粥或磨成粉做成各種糕團麵點的餡料,美味可口。

溫馨提示:尿多之人不宜食用赤小豆。

【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薏米15克(中藥店均有售)、鯽魚500克(1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

做法:各藥材料稍浸泡,洗淨;鯽魚宰後洗淨,煎至微黃;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功效:祛濕健脾益氣。

解析:木棉花是民間祛濕的好食材,既有祛濕功效,又平和清潤,最宜春季之用。

【山楂扁豆金銀胗湯】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鮮鴨胗、臘鴨胗各2個,豬肉200克,陳皮1/4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浸泡,陳皮去瓤;鮮鴨胗洗淨剖開,去髒雜,可不剝去鴨內金,洗淨;臘鴨胗溫水浸泡,洗淨;豬月展肉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鹽便可,為3~4人量。

山楂扁豆金銀胗湯

功效:健脾祛濕、開胃消滯。

解析:扁豆甘平、性溫,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可用於脾虛有濕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泄瀉。與人參、白術同用,以加強健脾化濕之力。

溫馨提示:市場上銷售的扁豆與中藥材的白扁豆沒有區別,所以,大多數人都能食用。

【炒扁豆芡實淮山煲筍殼魚】

材料:炒扁豆30克,芡實、淮山各50克(中藥店有售),筍殼魚1~2條(約500克),生薑3片,豬瘦肉100克。

做法:各藥材洗淨,稍浸泡;筍殼魚宰後洗淨,可慢火煎至微黃,亦可不煎;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約10碗清水,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炒扁豆芡實淮山煲筍殼魚

功效:健脾祛濕困。

解析:芡實性味甘平,補中益氣,為滋養強壯性食物。淮山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中醫認為,淮山甘、性平,健脾胃、益肺腎,多吃淮山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溫馨提示:芡實性澀滯氣,一次忌食過多,否則難以消化,平素大便幹結或腹脹者忌食。山藥也有收澀的作用,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