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病是什麼 荔枝病是荔枝吃多了嗎
荔枝是夏季非常受歡迎的水果, 有很多人可能會在食用荔枝之後出現不適的症狀, 但可能會被誤以為是上火, 所以吃荔枝之後如果出現“荔枝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荔枝病指某些人進食大量鮮荔枝後, 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饑餓感等症狀, 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脈搏細數、血壓下降, 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狀。 這是由於大量進食鮮荔枝後, 機體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低血糖反應。 輕者口服糖水即可恢復正常;重者應送醫院搶救。
營養科主任建議, 吃荔枝一次不要超過300克, 如發生“荔枝病”, 可立即口服較高濃度葡萄糖水, 並送往醫院救治。 不要空腹吃荔枝, 最好是飯後半小時食用。
荔枝病的主要原因是荔枝吃多了, 或者不正確的食用方式。
因吃荔枝引發低血糖, 被稱為“荔枝病”。 荔枝含有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 葡萄糖比果糖先進入血液, 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當葡萄糖用完了, 進來的是果糖, 而果糖不能被胰島素直接利用, 需要轉化成糖原, 這需要一定時間, 可胰島素等不了那麼久, 開始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 造成血糖迅速下降。
主要表現為低血糖症狀,
不宜空腹食用
鮮荔枝荔枝的含糖量很高, 空腹食用會刺激胃黏膜, 會出現胃痛胃脹。 而且空腹食用過量會因體內突然加入過量高糖分, 而發生“高滲性昏迷”。
不宜大量食用
大量進食荔枝且吃飯很少, 容易引發突發性低血糖症, 出現頭暈、口渴、噁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象, 嚴重者會發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齊等。 這些症狀都是大量食用荔枝後產生的突發性低血糖, 醫學上稱為荔枝急性中毒, 也叫“荔枝病”。
糖尿病人慎吃
荔枝的糖分很高, 所以糖尿病人慎。 同時, 陰虛火旺、有上火症狀的人不要吃, 以免加重上火症狀。 咽喉幹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症者也要忌用。
儘量不要吃水泡的荔枝
現在市場上很多荔枝都是用水泡過的, 含有大量的水分。
過敏者禁食
荔枝雖然美味, 不過, 對於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熱性便秘和痤瘡等這一類孕婦, 最好不要吃荔枝。 此外, 陰虛火旺或陽亢的孕婦不要吃, 以免加重陰虛或陽亢所致的咽喉幹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