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感情損傷 人類折壽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 在西方國家一種新的醫學理論———感情應力學說正嶄露頭角。 這種學說提倡人們不要積累“感情勢能”, 不要一概從藥理上去做文章,

而應多從心理方面來防病治病。

什麼叫“感情勢能”呢?感情應力學說認為, 外界刺激日積月累形成潛在的“能量”, 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度, 就會使人體消化、血液和神經等系統的功能失調, 形成嚴重的社會心理疾病, 或者加重原來已患的疾病。

事實證明,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 人類卻較前更易積累“感情勢能”。 在文明程度不高的社會發展階段, 人們毫不隱諱地表達情感, 因而隨時可以求得心理平衡。 比如上古時代, 人們以謀得一飽為樂, 很少有其他奢求, 也許兩人會為爭一獵物而決鬥, 但卻不抑制感情, 哪怕決死相爭都當即將“感情勢能”宣洩一空。 現代社會競爭雖然激烈, 但卻要束縛自我, 斯斯文文, 即使心裡極不痛快,

也不能任意施行“感情宣洩”, 從而造成較大的心理損傷。

避免“感情勢能”的積累而保持身心健康的最好方法是加強自我修養, 遇事樂觀豁達。 實在悲憤難忍時, 不妨採取適度的“感情宣洩”, 以求得心理平衡。 可以找知心朋友聊天, 甚至可以哭哭笑笑、嚷嚷鬧鬧。 這種“老小孩”的表現, 其實也是人類本能的自我保護。 必要時, 別忘了去找心理醫生疏導。 及時釋放“感情勢能”是延年益壽的一大法寶, 也是任何藥物所無法比擬的。

玩轉微博 “微博控”也要有理性
大腦中缺失“憎恨”或導致抑鬱?
單身貴族更易染上“群體性焦慮”
心理調節4法 助你擺脫職場“臭氣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