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眼部的疾病會常見於老年人之中, 特別是年齡超過六十歲的老年人, 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症就是眼底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眼底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不分男女, 得病率都非常高, 且有一定的幾率是兩眼都會發生, 造成視力上的眼中缺憾。
一、眼底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病因
1.血管炎類 巨細胞動脈炎、結節性多動脈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Buergers病、過敏性血管炎、病毒後血管炎、接種免疫後、梅毒、放射性壞死。
2.全身性血管病變 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偏頭痛、大動脈炎、頸動脈阻塞性病變
3.血液性疾病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鐮狀細胞病、急性低血壓(休克)、G-6-P-D缺乏症 4.眼性 白內障術後, 低眼壓、青光眼
二、臨床表現
一般視力下降不重, 如顳動脈炎所致者則較重,
三、眼底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診斷鑒別
凡年齡大於40歲, 視力突然下降, 視野缺損不呈正切者, 應考慮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可能性。 但必須除外壓迫性視神經病變, 脫髓鞘疾病及遺傳性疾患患等。
1、視力突然下降, 典型視野缺損;
2、頭痛、眼痕、特別是由於動脈炎引起;
3、視訊光碟呈灰白色水腫;
4、眼底螢光血管造影顯示視訊光碟低螢光或螢光充盈慢或不充盈;
5、手足有Raynaud現象;
6、眼球壓迫試驗的眼壓恢復率顯著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