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有時,隱瞞也是種成熟

莉文有次去參加朋友的婚宴, 吃到一道菜難吃時, 當著周圍人的面吐了出來, 還對著身邊的幾位朋友說:“這什麼東西呀, 做得這麼難吃, 而且今晚的菜都涼了, 真倒胃口, 對吧?”幾位朋友面面相覷, 不知該怎麼回應她, 心裡都為她的舉動感到尷尬。

其實大家心裡何嘗不知道當晚的菜品一般, 可是她們並沒有當眾說出來。 朋友大喜的日子, 吃飯只是個形式, 飯菜味道為輕, 給朋友捧場為重, 沒必要去吐槽這些小事而壞了大家的興致。

成熟的人說話懂得分輕重、分場合。 魯迅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

闔家高興極了。 滿月的時候, 抱出來給大家看。 客人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 得到了主人的一番感謝;另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 收穫主人幾句恭維;還有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 最後得到一頓痛打。

我們總在教孩子要講真話, 可就如這個故事, 人終有一死, 說這個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人顯然是在說大實話, 可是他卻被打了, 原因就在於他完全沒有考慮場合和他人的感受。 可見, 如果一個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即便都是大實話, 卻容易傷害他人, 給人幼稚、以自我為中心的印象。

只有嬰兒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 當一個人越來越成熟, 他會漸漸褪去“以我為主”的特點。 當我們開始顧及周圍人的感受,

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隱瞞一些事實, 可這並不意味著完全無原則地瞎說或完全不說。 一個人說話的真實性和做人的原則同樣重要, 如何兼顧真實和他人的感受呢?季羨林先生的處事格言是:“要說真話, 不講假話。 真話不全說, 假話全不說。 ”“假話全不說”守住了底線, “真話不全說”卻是處世的智慧。 越成熟, 越發現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好與壞, 很多事情的是非都在於一個度上。 有時, 懂得隱瞞也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