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病可能是胃腸呼救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主任、脾胃病科教授 文小敏
腸胃不適很普遍, 人們往往不當回事。 美國西奈山醫院胃腸病專家詹姆斯·馬里恩近日在美國《女性健康》雜誌刊文提醒, 如果腸胃不適一直持續, 且起因不明, 背後可能藏著大問題。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教授文小敏則從臨床防治和養生角度給出提示。
燒心。 經常感到燒心、食物堵住喉嚨, 伴體重減輕、便血等症狀, 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詹姆斯·馬里恩表示, 反流的胃酸會導致食管發炎、變窄, 誘發潰瘍、哮喘等併發症。
腹痛。 腹痛的原因很難確定。 比如, 闌尾位於右下腹, 但許多患者會感到肚臍部位疼痛;膽囊炎會導致上腹部甚至背部疼痛。 文小敏說, 腹痛新近出現, 與飲食或生活方式改變無關, 應及時就診。 經常腹痛還是腸易激綜合征的標誌, 除了嚴格控制飲食, 還要勞逸適度、調和情緒。
便秘。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估計, 約4200萬人受便秘困擾。 文小敏說, 便秘是指每週排大便不到3次, 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 或日常習慣、飲食結構改變有關。 便秘也可能與甲狀腺問題、結腸內壁損傷、腸易激綜合征, 或某些藥物副作用有關。
腹瀉。 腹瀉持續時間一般不到4周, 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寄生蟲等引起。 含山梨醇的食物吃太多也會引起腹瀉。 出現下列症狀之一應立即就醫:腹瀉超過兩天, 高燒超過38.9℃, 頻繁嘔吐, 24小時內排大便6次以上, 腹部劇痛, 柏油樣便或膿血便, 脫水症狀。 慢性腹瀉至少持續一個月以上, 可能與甲狀腺問題、結腸損傷、藥物副作用、長時間感染、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癌症、食物過敏有關。 通過專業問診, 確定腹瀉類型和病因十分重要。
腹脹排氣多。 可能與消化道狹窄、克羅恩病、結腸炎、乳糖不耐受、食物過敏等有關。 平時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 如洋蔥、紅薯、土豆等。 還可通過摩腹改善症狀, 即用手掌圍繞臍周旋轉按摩, 每天兩次,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