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走路、多喝水…你以為在養生,但醫生告訴你:其實在折壽!
生活越來越好, 大家也越來越注重健康、注重養生。 然而, 有些看似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實對身體的危害卻是非常大的。
下面這些大家常做的事情, 你以為是在養生, 其實是在養病!
01五谷雜糧粉:吃出糖尿病
多吃五谷, 不生雜病!”于是, “五谷雜糧粉”悄然流行起來。
很多人覺得雜糧粉又方便, 好處又多!但其實恰恰傷身。
五谷雜糧最重要就是含豐富的膳食纖維, 能促進腸胃蠕動。 磨成粉后膳食纖維反而被破壞了, 只剩下淀粉和糖類。
常吃五谷雜糧粉對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 對身體不利。 吃多了, 恰恰會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病率,
02天天喝粥:喝出營養失衡
有的老人, 因咀嚼功能不好而常年吃粥;也有少數講究藥膳的人, 通過吃藥粥來保養身體。
據觀察, 長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較消瘦, 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動力較差。
長期吃粥, 人體得到的總熱量和營養物質,
所以, 經常吃粥和吃藥粥雖是養生一法, 但不是人人皆宜, 除非是身體很虛弱, 或是治病需要。
03亂補維生素:吃出結石
很多人把維生素當作萬能品, 每天吃幾片, 覺得有益身體健康。
其實, 如果身體不缺乏維生素,
例如, 胃潰瘍患者大量服用維生素C, 不僅無效, 還會加重對胃的刺激。
平時有人把維C泡騰片當作提高免疫力的藥品, 但只有維生素缺乏者才需要補充。
一旦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 還會導致尿路結石, 加速動脈硬化。
04亂補鈣:當心高鈣血癥、腎結石
補鈣的觀念在我國可謂深入人心, 很多老年人覺得鈣補得越多, 吸收得越多, 骨骼也就越強壯, 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鈣片。
鈣并非補得越多越好——
我國營養協會推薦, 體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鈣量約為1000毫克, 除了在飲食中獲得外, 額外補充的鈣量為300~700毫克。
過量補鈣會影響到人體對鐵和鋅的吸收, 還容易引起高鈣血癥、腎結石等并發癥。
其實, 健康均衡的飲食即可提供足夠的鈣。 好的鈣源包括牛奶, 乳制品, 豆制品, 綠葉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