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吃太飽降低免疫力?如何做能增強免疫力

白血球所具有的功能 稱為免疫力

在人體裡, 大約具有500億個白血球。 它們負責吞噬細菌或是對抗癌細胞, 並且清除身體內的老舊廢棄物。

這些白血球所具有的功能, 就被稱為“免疫力”。 如果我們肚子裡塞滿食物, 血液中的脂肪跟醣類、維他命等都會隨之增加。 這時白血球也會跟我們一樣攝取這些眾多的營養素, 並且變成滿腹的狀態。 此刻若有細菌或過敏原等入侵體內, 甚至是出現癌細胞, 白血球也無法進行吞噬消滅的動作, 因為白血球內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了。

免疫力在飽腹的狀態下會降低

由此可知, 免疫力在飽腹的狀態下會降低。 但一般人的想法卻剛好相反, 總以為拼命吃就可以提升免疫能力, 結果反而導致疾病產生。 更甚者, 這些因為飲食過度所引發的病症, 往往都是難以治療的疾病。 當我們處於空腹狀態時, 血液中的醣類、脂肪或維他命等也會變少。

於是理所當然的, 此時白血球就會因為空腹而不斷吞噬細菌或癌細胞。 所以這種時候就可稱為是“免疫力提升的狀態”。

空腹才能提升免疫力

不論是人類或其他動物, 在疾病的影響下, 使得身體狀況非常糟糕時, 就會失去食欲。

失去食欲, 其實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果身體的機制是設計成吃東西就能提升免疫力, 那麽生病時就更應該要大吃大喝, 因為, 這是一種基於本能的行動。 不過事實上, 生病時是會失去食欲的。 由此可見, 空腹才能提升免疫力, 像這樣的私人見解, 相信大家都能接受吧。 我認為一天當中不只是一次, 而是兩次、三次地刻意保持一段空腹的時間, 不這麽做的話就無法維持身體的健康。

生病發燒時最好什麼都不要吃

當我們活動身體或是泡澡溫暖身體時, 血液迴圈就會變好, 食欲也會增加。 同樣的, 當體溫上升時, 白血球的能力會變強, 因此, 生病發燒時最好什麼都不要吃, 這麼做能增強免疫力, 並且治好疾病。

攝取過多甜食 白血球功能減半

糖尿病患者因為血液中的糖分濃度很高, 導致白血球跟著吞噬許多糖分而形成滿腹狀態, 最後失去作用, 進而導致免疫力降低, 這就跟攝取過多甜食而讓白血球的功能減半是一樣的道理。 相反的, 空腹或正在進行斷食的人, 血液裡的白血球(中性白血球)吞噬細菌或老舊廢棄物的能力則會倍增。

生病時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 就是身體自然產生的治療能力正在發揮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