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界的維生素 C 之王,千萬別錯過
秋天到了, 天氣轉涼, 很多水果店裡都新上了一種圓圓小小的水果——冬棗。
別看冬棗個頭小, 但皮薄肉脆, 甘甜清香, 沒吃過的一定要試試。
其實除了好吃, 冬棗的優點還很多, 吃冬棗也有些講究, 接下來就跟大家仔細說說。
冬棗, 水果中的維生素 C 之王
說到冬棗的營養價值, 有一個稱呼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維生素 C 大補丸。
雖然身材矮、小、圓, 但就在冬棗圓滾滾的小身子裡, 維生素 C 含量高達 243 毫克 / 100 克, 差不多是蘋果的 60 倍, 檸檬的 10 倍, 獼猴桃的 4 倍, 稱得上是「水果中的維生素 C 之王」。
上面的還只是平均數據, 某些品種的冬棗的維生素 C 含量最高甚至能達到 500~600 毫克 / 100 克。
碰上這樣的好棗, 只需吃一兩顆, 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 C 就不用愁了(維生素 C 推薦攝入量為 100 毫克 / 天)。
除了維生素 C 外, 冬棗的膳食纖維、葉酸、煙酸含量, 也都是水果中的佼佼者。
不過, 這些說的都是新鮮冬棗, 不新鮮的冬棗營養(特別是維生素 C)會大打折扣。
冬棗很甜, 是用糖精泡出來的?
每年冬棗上市的時候, 朋友圈裡都會泛起一波陳年老謠:
很多人都會擔心:冬棗這麼甜, 不會是用糖精或甜蜜素泡的吧?
其實, 由於品種的天生優勢, 冬棗成熟後的含糖量能達到 25%~38%, 根本不需要額外用甜味劑來「增甜」。 所以, 絕大部分很甜的冬棗都沒問題, 大家可以放心買。
不過市場上確實有些不法商販為了提前上市賺黑心錢,
在用甜味劑增甜, 熱水浴催熟上色後, 原本青綠的棗皮會變為紅色, 並且吸附一定量的糖精或甜蜜素, 乍一看, 確實與熟透的冬棗有幾分相似。
但是假的真不了, 天然成熟和熱水泡熟的棗有明顯區別, 辨別方法就兩招:
1. 看顏色
自然成熟的冬棗:紅色深淺不均, 並且會呈斑點狀散開, 不紅的部分略微發黃則表示甜度較高;
用水燙熟的冬棗:紅色分佈的異常均勻整齊, 而且通常是全紅或者青紅分界明顯。
2. 聞味道
熟透的冬棗:果肉酥脆, 甜味均一自然;
泡熟的冬棗:通常只是表皮甜, 甚至可能甜得發苦, 而棗肉還是幹、柴、酸澀的。
需要強調的是, 糖精鈉或甜蜜素都屬於合法的食品添加劑, 在食品中適量添加沒問題, 只是不能用於新鮮水果。
所以, 糖精泡棗確實違法, 但網傳的致癌就有點誇張了。
冬棗好吃, 但要少吃點
作為一種味道清甜的水果, 不少人在冬棗面前一定是管不住嘴的, 一次吃一盆絕對不是個例。
不過, 冬棗的含糖量為 25%~38%, 這不一般的含糖量不僅表明它很好吃, 也意味著「小個頭有大熱量」。
一般冬棗的熱量能達到 105 千卡 / 100 克, 和米飯差不多(116 千卡 / 100 克), 而 100 千卡的熱量差不多要走 4000 步才能消耗掉。
關鍵是, 100 克冬棗真的沒多少, 大約就是中等個頭的六七顆。
如果你正癱在沙發裡, 準備邊刷手機邊消滅一盆冬棗的話……
請先伸出手, 捏一捏這幾天肚子上剛貼好的秋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