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一根山藥多少克

山藥甘平, 補而不滯, 健脾胃治腹瀉, 那麼, 中藥山藥一般使用量多少錢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下邊的詳細介紹吧。

山藥甘平, 補而不滯, 健脾胃治腹瀉, 兼健脾養胃陰, 益肺止咳化痰, 健腎澀精。

(一)傳統式使用方法

山藥效平, 味甘, 人肺、脾、脾經。 作用為健脾健胃消食, 益肺滋腎, 益氣養陰, 鎖精止帶。

本產品甘平, 既能補氣血, 又能滋陰。 且兼澀性, 能夠 治腹瀉鎖精。 在補劑中運用頗深。

1.脾胃虛寒, 食滯怠倦, 泄瀉常與黨參、黃芩等同于用。 若配薏苡仁, 治泄瀉, 小便不暢。

2.虛癆咳嗽常與薏苡仁、半夏、五味子、紫菀等搭配。

3.解渴證常與山萸肉、澤瀉、知母、麥門冬等搭配。

4.頻繁遺精、小便頻數、清稀常與桑螺蛸、主龍骨、荷蘭豆、云苓等搭配。

(二)使用量標準

泡服10~30克。 滋陰生津止渴宜生用, 健脾胃治腹瀉宜用途。

(三)應用留意

本產品滋陰助濕, 故濕盛中滿及有食滯者, 不適合應用。

(四)論治辨別

淮山藥、黨參、黃芩均治脾蘋果胃氣虛證。 然淮山藥調健脾肺, 固澀腎氣;黨參益氣, 生津止渴益氣養血;黃芩健脾補血脾, 更能養胎。

(五)名中醫絕技

陳鴻文(撫順市中醫醫院主任醫生)

淮山藥臨床醫學運用條件為怠倦困乏, 氣短咳嗽, 腰酸膝軟, 清稀色白量多,

食少便溏, 口干多飲, 小便頻數。

淮山藥搭配使用量為30~40克。

治泄瀉、清稀, 配茯苓15~20克;治咳嗽、泄瀉、食滯、困乏、頻繁遺精, 配山參10~15克;治泄瀉、厭食, 配黃芩20~15克;治胃脘痛、解渴, 配玉竹15~25克;治尿頻尿急、尿床、頻繁遺精, 配桑螵蛸30~40克;治疝氣、睪丸痛, 配烏藥10~15克;治腰痛,

配補骨脂10~15克;治內臟器官松馳、久瀉、清稀, 配黃芩50~100克。

洪作范(弁原市中醫院主任醫生)

淮山藥搭配使用量為50~100克。

治脾虛泄瀉, 體倦困乏, 配黨參50克, 黃芩20克;治小便頻數, 配益智仁、桑螵蛸各20克;治腎虛頻繁遺精, 配熟地、山萸肉各25克, 主龍骨20克。

夏桂成(江蘇中醫醫院主任醫生)

淮山藥配熟地、山萸肉則功在補氣補血;若配黨參、黃芩則功在健脾補血脾。

治腎陰不足, 沖任失充的例假量少、月經后期、閉經、不孕癥等, 配熟地、山萸肉、女貞子、杜蠣、菟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