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春皮膚病高發不做“花臉貓”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 但也是一個皮膚病的高發季節。 這是因為在春天細菌和病毒會大量繁殖和傳播, 容易誘發傳染性疾病及皮膚疾患。

而且春暖花開、百花齊放時, 花中的花粉也會使一些皮膚敏感的人產生過敏反應。 我們需要提前做好皮膚病的防護和皮膚的護理。 外用藥多是患者選擇自我藥療的常用藥物。 然而, 皮膚病病因不同、症狀不同、病變部位不同, 所需外用藥物也不同, 合理選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春季高發皮膚病有哪些?

1、再發性皮炎

春季皮炎是一種光感性皮膚病, 主要致病原因是皮膚對陽光中的紫外線過敏。 春季皮炎又稱顏面再發性皮炎, 多見於18~40歲的女性, 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乾燥等症狀, 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屑, 經一周而減退, 還有些女性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

出現面部瘙癢時, 不少人會找含有激素的軟膏塗在面部,

瘙癢一般都能立刻消失, 皮疹也迅速消退, 但很快還會復發。 反復多次後, 面部容易出現潮紅、毛細血管擴張、乾燥、粗糙等。

有春季皮炎史的人在春天一定要避免過度日曬, 在外出時塗抹防曬霜, 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損傷。 春天雖沒有夏天的炎炎烈日, 實際上紫外線非常強烈。 因此, 防曬應從春天開始, 選用防曬品可根據個人的情況選取。

不要使用含光感物質較多的化妝品, 多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和水果, 儘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葷腥食物。 洗臉時不要用太熱的水、鹼性肥皂和粗糙毛巾。 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牛黃上清丸、三黃片、青果丸等清火藥物或者口服抗組胺類藥物、維生素B、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或者使用外敷的維生素E軟膏。

2、粉刺、痤瘡

面部的粉刺、痤瘡雖然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在春天有加重的趨勢。 這是因為初春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 體內的雄激素分泌旺盛, 受到阻塞後容易誘發粉刺。

易患粉刺、痤瘡的人在春天應保持精神舒暢和大便通暢, 忌煙酒, 注意面部清潔, 選用刺激性較小及香料含量少的香皂, 用溫水徹底清洗面部, 以清除堵塞毛孔的垢漬, 洗臉後可使用有殺菌作用的護膚品。 切記不要用不潔的手指去擠壓粉刺, 以免引起感染。

3、面部蕁麻疹

春回大地、花香四溢、柳絮飄揚, 此時正是花粉症的高發季節。 逢花開季節, 空氣中就會散佈著大量細菌孢子和花粉等致過敏物質, 一些有過敏性皮膚的人接觸花粉後, 皮膚可出現局部或全身性蕁麻疹、瘙癢等症狀, 嚴重者可出現胸悶、憋氣、哮喘等。

春季是大多數植物的花季, 過敏原一般為植物花粉。 近幾年, 城市建設開始注重綠化, 室內養花的市民增多, 也使花粉症患者增多。

防治花粉症, 首先應找到過敏原, 避免與過敏原接觸, 有過敏史者不要或少到野外活動, 不要在室內養花, 在開花的旺季注意個人防護, 如有必要可戴上口罩以防止花粉的侵害。 其次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各種抗過敏藥物, 如息斯敏、賽庚啶、色甘酸鈉等, 可暫時控制發病。 但記住不要濫用消毒劑, 面部瘙癢時, 應及時冷敷而不應用熱水刺激。 另外, 愛漂亮的女性要停用化妝品和保養品, 平時可以用維生素E霜塗臉, 用溫水洗臉。

此外, 常沐浴對皮膚的保養也十分有利, 入浴時要徹底清洗膝蓋與肘部等關節部位, 浴後按摩臉部及四肢, 可令皮膚潤滑。

4、“桃花癬”

“桃花癬”是民間對春季常見的面部鱗屑性皮膚病的俗稱。 實際上這是單純糠疹、春季皮炎、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病的總稱。

春季易發“桃花癬”是因為春季陽光充足、空氣中紫外線含量增多, 加上春季風沙大, 空氣中飛揚著浮塵、花粉等物質。 有些人特別是幹性皮膚或有脂溢性皮炎的人, 面部在受到花粉、空氣污染物以及各種微生物的侵襲後, 如再受到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 就會出現一系列炎症反應, 表現為色斑、發紅、脫屑、瘙癢等。

“桃花癬”與醫學上所說的癬(一種皮膚淺部真菌病)完全是兩碼事。 也就是說, “桃花癬”並不是真正的癬。

“桃花癬”不能亂用癬藥。 可內服複合維生素B片、維生素c, 外搽5%硫磺軟膏, 也可用一些保護劑如矽霜、維生素E霜等。 如果患病1周還沒有好轉, 可加服抗過敏類藥, 外用一些治療過敏的藥膏,但不能自行使用如“皮炎平”等含激素的軟膏,以防引起面部的色素沉著斑等不良反應。中藥可選用當歸、生地、防風、蟬衣、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術、生石膏各10克,木通、甘草各5克。煎湯服用,每日l劑,有一定療效。此外,患者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脂肪及甜食,不吃刺激性食物。不用化妝品及鹼性強的香皂。

5、皮膚過敏症

春天是氣候轉換的季節,由於空氣中散佈的細菌孢子和花粉等致過敏物質,一些有過敏性體質的人在接觸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氣等物質後,皮膚就會出現紅腫、丘疹、發癢、脫皮等一系列過敏症狀。

治療可選用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息斯敏、開瑞坦等,由於抗過敏藥多會使人昏昏欲睡,司機、駕車出遊一族以及學生,最好選擇開瑞坦,睡前服用一片,不會耽誤出遊和學習。臉上塗藥要慎重,不能亂擦藥,輕症患者可用冷敷的方法減輕症狀,如果比較嚴重,可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塗少量

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氫化可的松,一天一次,症狀減輕後就停用,用藥時間不要超過一個星期。如果身上也有過敏,可以用地塞米松、樟腦霜塗抹患處,一天兩至三次,好轉即停。另外,要暫時停用化妝品和皮膚保養品,改用溫水洗臉,可適當擦些維生素E霜。關鍵是患者要儘快離開過敏原,免得皮膚過敏症狀加重。

6、皮膚瘙癢症

春季皮膚瘙癢症常常困擾著那些皮膚油脂分泌不好的老年人,以皮膚瘙癢難忍為特點。發病原因是春季來到,老年人由於皮膚分泌油脂等保護物質的機能減退,容易發病。

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爐甘石冼劑兌溫水泡澡,一天一次即可,緩解癢症。洗澡後用樟腦霜或者凡士林之類的滋潤性護膚品,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乾燥瘙癢。對於瘙癢難忍千萬不要抓撓,以免抓破會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引起皮膚發炎、潰爛,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涼水的毛巾冷敷來化解瘙癢。

7、其他皮膚病

蟲咬皮炎:又稱丘疹性蕁麻疹。春季到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一些像蚊子、小蠓、白蛉等之類的小昆蟲也活躍起來,人被這些小昆蟲叮咬後,常常出現局部紅腫、瘙癢,甚至還會有麻木等現象的發生,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小昆蟲還會傳染各種疾病,所以外出踏青或郊遊時要紮好袖口、褲腳,室內要及時採取滅蟲措施,晾曬衣被時最好不在樹下晾曬,以免小蟲子留在衣被上。被昆蟲咬傷後,可以在受傷部位塗一些風油精、清涼油等藥品,如果比較嚴重,要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蕁麻疹:又稱風團塊。表現為皮膚突然發癢,然後出現扁平狀疹塊,有的發紅,有的發白,部分患者症狀可以在短時間內自行消失,但易反復發作。急性蕁麻疹如果發生在喉頭黏膜,可導致氣管阻塞,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接觸性的,也可能是食物方面的,還有可能是某種藥物引起的。出現蕁麻疹,一般情況採用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嚴重者要送醫院治療。

如何預防春季皮膚病?

春天溫暖而多風,這時人們的皮膚由冬季的緊縮開始變得舒展,皮膚的末梢血管血液供應也開始增加,這正是護膚的好季節。春季我們該如何保養自己的皮膚,防止各種皮膚病的侵擾呢?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皮膚的性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方法:

油性皮膚應減少或停止使用油質較多的脂類面霜,改用乳液和柔膚水;

幹性皮膚應選用含油量適中的霜或露,如果皮膚有乾燥感,可以用兩次,待第一次吸收後再塗一次;

中性皮膚一般可用含油少的乳劑;

敏感性皮膚應選用全天然生物品質的護膚品。

雖然春天陽光和煦,但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不可掉以輕心,外出時,還是以塗上面霜或防曬霜為好。保護皮膚還應注意科學合理的保養方法。

每天要用溫水清潔面部2至3次,每次先用溫水潔面,並用溫濕軟毛巾敷面幾分鐘,使毛孔充分舒展,並以潔面乳清洗,把面部塵埃和污垢清除乾淨。

每週應做2至3次自我按摩,按摩時應選擇營養豐富且無刺激性的按摩液(通常以天然生物製品為好),以雙手置兩頰由內向外畫小圈輕輕按摩,以促進皮膚的血液迴圈,使皮膚光澤細膩富有彈性。在皮膚保養過程中不可忽視面膜的作用,每週應敷面1至2次,此舉還有導入各種活性營養物質的作用,可增加皮膚彈性和柔潤感,使肌膚變得更為亮麗。

除一般的護膚外,還要特別注意合理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要有充足的睡眠,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保持皮膚清潔,抵抗細菌、病毒對皮膚的侵蝕。

外用一些治療過敏的藥膏,但不能自行使用如“皮炎平”等含激素的軟膏,以防引起面部的色素沉著斑等不良反應。中藥可選用當歸、生地、防風、蟬衣、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術、生石膏各10克,木通、甘草各5克。煎湯服用,每日l劑,有一定療效。此外,患者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脂肪及甜食,不吃刺激性食物。不用化妝品及鹼性強的香皂。

5、皮膚過敏症

春天是氣候轉換的季節,由於空氣中散佈的細菌孢子和花粉等致過敏物質,一些有過敏性體質的人在接觸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氣等物質後,皮膚就會出現紅腫、丘疹、發癢、脫皮等一系列過敏症狀。

治療可選用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息斯敏、開瑞坦等,由於抗過敏藥多會使人昏昏欲睡,司機、駕車出遊一族以及學生,最好選擇開瑞坦,睡前服用一片,不會耽誤出遊和學習。臉上塗藥要慎重,不能亂擦藥,輕症患者可用冷敷的方法減輕症狀,如果比較嚴重,可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塗少量

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氫化可的松,一天一次,症狀減輕後就停用,用藥時間不要超過一個星期。如果身上也有過敏,可以用地塞米松、樟腦霜塗抹患處,一天兩至三次,好轉即停。另外,要暫時停用化妝品和皮膚保養品,改用溫水洗臉,可適當擦些維生素E霜。關鍵是患者要儘快離開過敏原,免得皮膚過敏症狀加重。

6、皮膚瘙癢症

春季皮膚瘙癢症常常困擾著那些皮膚油脂分泌不好的老年人,以皮膚瘙癢難忍為特點。發病原因是春季來到,老年人由於皮膚分泌油脂等保護物質的機能減退,容易發病。

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爐甘石冼劑兌溫水泡澡,一天一次即可,緩解癢症。洗澡後用樟腦霜或者凡士林之類的滋潤性護膚品,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乾燥瘙癢。對於瘙癢難忍千萬不要抓撓,以免抓破會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引起皮膚發炎、潰爛,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涼水的毛巾冷敷來化解瘙癢。

7、其他皮膚病

蟲咬皮炎:又稱丘疹性蕁麻疹。春季到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一些像蚊子、小蠓、白蛉等之類的小昆蟲也活躍起來,人被這些小昆蟲叮咬後,常常出現局部紅腫、瘙癢,甚至還會有麻木等現象的發生,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小昆蟲還會傳染各種疾病,所以外出踏青或郊遊時要紮好袖口、褲腳,室內要及時採取滅蟲措施,晾曬衣被時最好不在樹下晾曬,以免小蟲子留在衣被上。被昆蟲咬傷後,可以在受傷部位塗一些風油精、清涼油等藥品,如果比較嚴重,要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蕁麻疹:又稱風團塊。表現為皮膚突然發癢,然後出現扁平狀疹塊,有的發紅,有的發白,部分患者症狀可以在短時間內自行消失,但易反復發作。急性蕁麻疹如果發生在喉頭黏膜,可導致氣管阻塞,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接觸性的,也可能是食物方面的,還有可能是某種藥物引起的。出現蕁麻疹,一般情況採用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嚴重者要送醫院治療。

如何預防春季皮膚病?

春天溫暖而多風,這時人們的皮膚由冬季的緊縮開始變得舒展,皮膚的末梢血管血液供應也開始增加,這正是護膚的好季節。春季我們該如何保養自己的皮膚,防止各種皮膚病的侵擾呢?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皮膚的性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方法:

油性皮膚應減少或停止使用油質較多的脂類面霜,改用乳液和柔膚水;

幹性皮膚應選用含油量適中的霜或露,如果皮膚有乾燥感,可以用兩次,待第一次吸收後再塗一次;

中性皮膚一般可用含油少的乳劑;

敏感性皮膚應選用全天然生物品質的護膚品。

雖然春天陽光和煦,但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不可掉以輕心,外出時,還是以塗上面霜或防曬霜為好。保護皮膚還應注意科學合理的保養方法。

每天要用溫水清潔面部2至3次,每次先用溫水潔面,並用溫濕軟毛巾敷面幾分鐘,使毛孔充分舒展,並以潔面乳清洗,把面部塵埃和污垢清除乾淨。

每週應做2至3次自我按摩,按摩時應選擇營養豐富且無刺激性的按摩液(通常以天然生物製品為好),以雙手置兩頰由內向外畫小圈輕輕按摩,以促進皮膚的血液迴圈,使皮膚光澤細膩富有彈性。在皮膚保養過程中不可忽視面膜的作用,每週應敷面1至2次,此舉還有導入各種活性營養物質的作用,可增加皮膚彈性和柔潤感,使肌膚變得更為亮麗。

除一般的護膚外,還要特別注意合理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要有充足的睡眠,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保持皮膚清潔,抵抗細菌、病毒對皮膚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