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骨量減少應該補些什麼?

在醫學上有很多方法來評價人的骨骼健康狀況, 比如骨量就是重要的評價標準, 人家剛生下來的時候, 骨量都是比較低的, 另外老年人的骨量也比較低, 所以小孩子和老年人骨頭都很脆弱, 相比之下, 因為中年人的骨量比較高, 所以骨頭硬度都比較大, 會有很多原因導致人的骨量減少, 那麼針對骨量減少這個問題, 平時應該如何補呢?

骨量減少應該補些什麼?

一般來說超過50歲以後的人群很容易缺鈣的, 因為隨著年齡增大體內的鈣會流失加快, 而且女性絕經期之後由於激素的作用下更容易缺鈣引起骨質疏鬆

指導意見:

建議不要擔心, 可以注意飲食多吃些蝦米、堅果類的含鈣高的食物, 補鈣的話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鈣, 因為鈣劑在酸性環境下吸收最好, 注意適當的要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這個情況和年紀大, 鈣流失較為嚴重有關係

指導意見:

這個可以吃一些中老年人用的補鈣產品。 如新蓋中蓋等都是可以的

骨量補充的方式如下:

1、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 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特別是牛奶, 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 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

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 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 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 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 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豐富的食物, 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2、但骨量的增加不僅僅是補充鈣能實現的。 膠原蛋白是人體骨骼尤其是軟骨組織中的重要組成成分。 膠原蛋白就像骨骼中的一張充滿小洞的網, 它會牢牢地留住就要流失的鈣質。 沒有這張充滿小洞的網, 即便是補充了過量的鈣, 也會白白地流失掉。 而且膠原蛋白的特徵氨基酸--羥基脯氨酸是血漿中運輸鈣到骨細胞的工具。 所以在補充鈣的同時, 也要補充膠原蛋白, 才能達到增加骨量的目的。

3、骨量標準:出生時, 全身鈣含量僅為25克, 成人體內鈣含量可達12百克, 30歲左右人的骨量達到一生中的高峰, 50歲起骨量平均每年丟失0.5%~1%, 絕經後婦女平均每年平均丟失骨量3%~5%, 婦女骨丟失最終可達峰值骨量的30%~40%, 男性丟失20%~30%。 因此峰值骨量就比如同人體內的“骨銀行”,

年輕時峰值骨量越高, 相當於在“銀行”中的“儲蓄”越多, 可供人們日後消耗的骨量就越多。 峰值骨量的多少主要是由遺傳因素。 營養狀況。 生活習慣等決定的。 兒童生長期與婦女懷孕哺乳期鈣的足量供應, 成人克服不良嗜好(比如吸煙、飲酒等), 加強負重運動, 都可以增加“骨銀行”的骨量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