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杉材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杉材始載於《別錄》。

1.《本草圖經》雲:杉材舊不著所出州土, 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 木類松而勁直, 葉附枝生, 若刺針。 2.《本草衍義》曰:杉, 其幹端直, 大抵如松, 冬不凋, 但葉闊成枝也, 廬山有萬杉寺即此杉也……今處處有之。 3.《綱目》曰:杉木葉硬, 微扁如刺, 結實如楓實, 江南人以驚蟄前後, 取枝插種。 以上所述特徵與杉科植物杉木相同。

【拼音名】Shān Cái

【別名】杉材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杉科植物杉木的心材及樹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Pinus lanceolata Lamb.]

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常綠喬木, 高達30m, 胸圍達2.5-3m。 幼樹樹冠尖塔形, 大樹樹冠圓錐形。

樹皮灰褐色, 裂成長條片脫落。 大枝平展, 小枝近對生或輪生。 葉在主枝上輻射伸展, 在側枝上排成二列狀, 條狀披針形, 革質, 微彎, 堅硬, 長2-6cm, 邊緣有細齒, 上面中脈兩側有窄氣孔帶、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白粉氣孔帶。 雌雄同株;雄球花圓錐狀, 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2-4個集生枝頂, 卵圓形, 苞鱗與珠鱗結合而生, 珠鱗先端3裂, 腹面具3胚珠。 毬果近球形或卵圓形, 長2.5-5m, 徑3-4cm, 苞鱗三角狀寬卵形, 宿存。 種子長卵形, 扁平, 長6-8mm, 寬約5mm, 暗褐色, 兩側有窄翅。 花期4月, 毬果10月下旬成熟。

【生境分佈】廣泛栽培于我國長江流域及秦嶺以南地區。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杉木是亞熱帶植物, 喜生長在山的中、下部, 土層深厚, 質地疏鬆, 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

忌鹽鹼地。 土壤瘠薄、乾旱的地方生長不良。

2.栽培技術 用育苗移栽和插條繁殖。 育苗移栽:杉木多在2月前後播種, 播前種子經過水選和消毒, 多採用高畦育苗, 畦寬100-120cm, 高20-30cm, 條播或撒播, 開1cm深溝, 溝距20cm, 溝寬2-3cm, 播種後覆土0.5-1cm, 畦面蓋草, 每1hm2播種量45-105kg。 翌年2月起苗移栽, 挖深30m、直徑30-40cm的穴, 每穴1株, 隨起隨栽。 插條繁殖:宜選茁壯、挺直、頂芽飽滿、無病蟲為害的一至二年生枝條, 截成50cm的節段, 切口成馬耳形, 用植樹鑽鑽穴深30-35cm, 插入枝條, 截面應朝向山坡上方, 人士深應大於穗長的一半以上, 插條時間以春分前後較宜。

3.移栽和扡插成活後, 應中耕除草, 修剪萌蘖, 追施土雜肥。

4.病蟲害防治 杉苗猝倒病, 防治方法同馬尾松猝倒病。 病蟲害防治 松苗猝倒病, 苗床可用多菌靈消毒,

或淋灑敵克松, 出苗後每隔7-10天噴0.5%-1.0%等量式波爾多液或0.5%-1.5%硫酸亞鐵溶液。 蟲害有油松毛蟲為害, 幼蟲可冬季捕殺, 也可採用白僵菌和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

【化學成份】木材含揮發油。 主要成分為柏木醇(cedrol)等。

【性味】辛;性微溫

【歸經】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辟惡除穢;除濕散毒;降逆氣;活血止痛。 主腳氣腫滿;奔豚;霍亂;心腹脹痛;風濕毒瘡;跌打腫痛;創傷出血;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適量, 煎水熏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