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聽話就打?用這種有趣的方式懲罰,比打罵可有效多了
寶寶不聽話就打?用這種有趣的方式懲罰, 比打罵可有效多了
總會聽到許多年輕父母抱怨:“寶寶慢慢地長大, 卻越來越不聽話, 總是發脾氣, 又急又氣的。 ”有的父母就動手打寶寶, 這麼不會讓事情解決還會傷感情, 有時候可能會傷孩子的自尊, 不如換個方式。 其實只要父母弄清寶寶發脾氣的原因, 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就會輕鬆應對壞脾氣的寶寶。
-、有理無理分辨清
小明是個3歲的男孩子, 非常聰明, 媽媽說他心眼可多啦!很小就會欺負爺爺, 因為爺爺是一家之主, 又最寵他, 所以他的脾氣越來越壞。
在請教過有關專家後,
他們瞭解到;2歲左右的孩子發脾氣,
家長要先分析原因。
1、一種情況是孩子的身體不舒服或者是困倦, 這時我們要遷就他們一點, 就是“無理”要求也滿足一下, 可以起到緩解和安慰的作用。 當孩子大一點後, 表達能力和控制能力強了, 因身體原因而亂發脾氣的情況就會有所減少;
2、二種情況就是孩子想要達到某種目的, 以發脾氣相威脅, 這裡又可以分兩類。 一是不知道害處, 一定要去做;還有就是明知道不對偏要任性。 對於前者,
二、坦承錯誤是勇敢的表現
1、漂亮的依依每天睡前, 媽媽都講一個故事讓她複述。 她開始胸有成竹、非常自信, 可是說到一半, 就卡殼了。 於是媽媽趁機提示, 不料依依老大不高興, 她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故事完整複述下去了。 無奈, 媽媽再次提醒她。 這次依依惱羞成怒, 並執拗地開始複述, 決不接受媽媽的幫助, 結果她反反復複在開頭幾局打轉, 最後困乏地睡著了。
第二天起床時, 媽媽對她講起昨天晚上的事, “依依”, 講故事就像長跑, 途中常會跌倒, 遇到這種情況, 你需要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繼續跑, 這樣才有希望迅速到達終點;如果你每次跌倒都從頭開始, 你就會像昨天晚上那樣, 永遠在沒有必要的地方重複, 永遠也到不了終點。
承認錯誤對大人而言, 也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 但是面對初涉人生的寶寶, 你必須拋去所謂的自尊, 甚至可以坦誠自己的過失, 把自己孩提時代失意的經歷講給孩子聽,
三、幽默是一把鑰匙
小紅的媽媽是中學的語文教師, 她常說, 在學校裡教育幾十個孩子也沒有家裡這一個費勁, 別看小紅才2歲多, 什麼都和大人“對著幹”。 通過多種方法實驗, 媽媽發現, 對壯壯只能智取不可強攻。 於是, 她就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 多用幽默的故事和語句跟壯壯溝通, 效果好極了。
一次媽媽批評了小紅幾句, 他就用不吃飯以示反抗, 還將碗摔得粉碎。 晚上, 媽媽編了個《愛生氣的癩蛤蟆》的故事講給他聽:“有個小蛤蟆,
生活中, 像小紅這樣的寶寶不在少數, 他們想事情, 做事情的思維方法, 往往出乎大人的意料, 有時即便是錯的, 也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作為家長, 不可武斷地將其說得一無是處, 以免傷及寶寶的自信心。 正確的做法是:學會寓教於樂, 用寶寶能夠接受的故事, 遊戲、歌曲等說明道理, 讓寶寶以快樂的心情去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