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艾灸哪裡治便秘

艾灸這種中醫治療手法還是可以治療非常多難以治療的疾病, 這種療法也是非常受到人們的喜好和歡迎的, 但是最好還是使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 這樣的話就會使得治療變得更加全面的, 不過艾灸對於治療便秘這種疾病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好的, 只能夠是在治療以後很好的去增加人們的新陳代謝速度。

灸療作用於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 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作用。

首先, 灸療的治療方式是綜合的。 如冬病夏治, 以白芥子等藥物貼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療哮喘的化膿灸, 以及以隔附子餅灸腎俞等穴的抗衰老等, 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膿灸、隔物灸)、經絡腧穴(特定選穴)、藥物諸因素, 他們相互之間是有機聯繫的, 並不是單一弧立的, 缺其一即失去了原來的治療作用。

其二, 治療的作用是綜合的。

灸療熱的刺激對局部氣血的調整, 艾火刺激配合藥物, 必然增加了藥物的功效, 芳香藥物在溫熱環境中特別易於吸收, 艾灸施於穴位, 則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 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地發揮行氣血、和陰陽的整體作用。

其三, 人體反應性與治療作用是綜合的。 治療手段(灸療)——外因只能通過內因(人體反應性)起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 相同的灸療對患相同疾病的患者, 其感傳不一樣, 療效也不盡相同, 究其原因, 就是人體的反應性各有差異。 以上諸因素, 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 臨證進行合理選擇, 靈活運用, 方能發揮灸療最大的效能。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 氣行則血行, 氣止則血止, 血氣在經脈中流行, 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 各種原因, 如“寒則氣收, 熱則氣疾”等, 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 變生百病。 而氣溫則血滑, 氣寒則血澀, 也就是說, 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 遇寒則凝的特點。 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

見寒則凝”。

因此, 凡是一切氣血凝澀, 沒有熱象的疾病, 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 凝而留止, 弗之火調, 弗能取之”。 《靈樞·禁服》亦雲:“陷下者, 脈血結於中, 血寒, 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 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 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

可以溫經散寒, 加強機體氣血運行, 達到臨床治療目的。 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 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 效果甚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