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預后
對于任何的疾病來說, 最嚴重的就是并發癥或者疾病復發。 很多患有精神病的患者, 在康復之后, 再次復發的概率還是有的。 如果大家想要避免精神病復發的話, 那么首先就要做好預后工作。 定時復診, 保持心情愉悅是十分必要的。 同時, 患者也要多接觸一些讓人愉悅的事情。
精神病人的護理及防止復發的要點
一、首先病人及家屬要了解一些精神衛生知識和概念, 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二、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和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系, 更好的適應社會、家庭生活和工作。
三、樹立信心, 消除思想顧慮和自卑心理。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增強適應及自我調節能力。
四、嚴格按時按量遵醫囑服藥, 不要認為病情輕了, 好了, 就擅自減、停服藥, 要始終與醫生保持聯系, 由醫生根據病情指導調整和減停服藥。
五、適當體育鍛煉及文娛活動, 盡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杜絕飲酒、控制吸煙、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 保持心態平衡。
六、許多病人秋冬或開春季節病情易反復, 這與氣候變化, 病人一時不能適應有關。 因此, 當季節轉換時, 及時增添衣物, 平時加強體質鍛煉, 亦可防止或減少發病。
被害妄想: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抑郁情緒: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 可能出現情緒低落, 甚至悲觀厭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有相當一部分自殺成功的病人, 是在疾病的恢復期實施自殺行為的。 病人在精神病癥狀消除以后, 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不能正確對待升學、就業、婚姻等現實問題, 感到走投無路, 因此選擇了輕生。 對此, 家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極度興奮:病人的精神癥狀表現為嚴重的思維紊亂、言語雜亂無章、行為缺乏目的性, 這類病人也可能出現自傷或傷人毀物。 由于病人的興奮躁動是持續性的, 家屬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一般比較容易防范。 家屬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氣等危險物品, 但最根本的辦法, 是使用大劑量的、具有強烈鎮靜作用的藥物來控制病人的興奮。
藥源性焦慮:抗精神病藥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無措, 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懼等。 這些表現多是發作性的, 多數發生在下午到傍晚時分, 也有的病人在打長效針以后的2到3天內出現上述表現。 這種時間上的規律性, 有助于家屬判斷病人的焦慮情緒是否由于藥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