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鯊魚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Shā Yú Yóu

【來源】

藥材基源:為六鰓鯊科動物扁頭哈那鯊的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

採收和儲藏:捕得後剖腹取出脂肪, 熬油。

【原形態】扁頭哈那鯊, 體長一般達2-3m, 前部較粗大, 後部漸細小, 尾狹長。 頭扁寬, 前緣廣圓, 吻中長, 約為頭長的1/4。 眼長圓形, 無瞬膜。 鼻孔中大, 下側位, 前鼻瓣後部圓, 突出。 口寬大, 廣弧形, 下唇褐發達, 褐溝後延。 上下頜牙側扁, 上頜無小齒頭1-3個。 下頜正中牙1個, 其中央無齒頭, 兩側各具小齒頭3個;下頜每側6牙, 牙梳狀, 具5-6齒頭。 噴水孔小, 圓形, 上側位, 距第1鰓孔比距眼為近。 鰓孔7個, 寬大, 下部伸達腹面, 向後漸小,

最後1個位於胸鰭基底前方。 背鰭1個, 後位, 起點與腹鰭基底後端相對。 胸鰭較大, 外角和裡角鈍尖。 腹鰭與背鰭約等大, 臀鰭小於背鰭。 尾鰭甚長, 尾椎軸平, 後略上翹, 下葉前部突出, 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 尾部鈍尖。 體灰褐色, 散佈不規則黑色斑點, 腹部、腹鰭及臀鰭淺褐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息于近海底層, 主食中小型魚類及甲殼動物。 卵胎生, 每胎產仔10餘尾。

資源分佈:我國分佈于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 黃海產量較大。

【化學成份】鯊魚油含角鯊烯(squalene), 維生素(vitamin)A、D。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痛。 主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製成乳劑, 每次20ml, 每日3次。 外用:適量, 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