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出汗是怎麼回事 食療幫你解決煩惱
出汗其實是人體的一種排泄和調節體溫的生理功能, 但是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 那麼我們就應該認為這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應該引起重視。 下面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來對部分常見出汗現象進行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 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 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 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 醒後則汗止。 盜汗多因陰虛而致, 陰虛則陽亢, 陰不禦陽, 津隨液為汗, 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 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 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 如戰汗後熱退, 脈靜身涼, 表示邪去正安, 元氣恢復, 是一種好現象。 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
絕汗
指病情危重, 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 汗淋漓不止, 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 時有時無等危症, 是陽氣將絕之象, 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 多因上焦邪熱, 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 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 若見於大病之後, 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 則多為虛症。 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 是屬虛陰上越, 陰虛不能附陽, 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 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 若無其他症狀, 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 它見於左側或右側, 上半身或下半身。 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 汗前並不發熱, 口不渴, 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 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 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 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 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常見症候】
太陽表虛:全身汗出, 兼有發熱惡風, 頭項湧, 鼻塞, 苔薄白, 脈浮緩。
陽明熱盛:全身大汗, 汗量較多, 壯熱或潮熱, 口渴喜冷飲, 面赤, 舌紅苔黃燥, 脈洪大有力。
暑傷氣津:全身汗出, 頻頻不斷,
濕熱交蒸:全身, 頭部或手足部汗出, 口中粘膩而苦, 渴不欲飲, 身熱不暢, 肢困煩躁, 脘悶納呆, 小便不利, 舌紅苔黃膩, 脈弦滑而數。
陰虛火旺:睡時全身出汗, 醒時汗止, 或心胸部, 手足部汗出, 兼有虛煩不寐, 五心煩熱, 潮熱顴紅, 或有心悸, 咳喘, 腰膝酸軟等, 舌紅少苔, 脈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