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糖尿病神經病變,中藥有幫助

糖尿病對人的傷害, 不在於高血糖, 而在於遍及全身的血管受損導致的併發症。 血糖長期控制不良, 會導致大血管或微血管病變。 而血管病變使血液迴圈變差, 神經得不到營養, 自然會出問題。 如糖友中常見的手指、腳趾發涼, 這是典型的由於血液迴圈不佳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 有時患者還會覺得手腳發麻, 有類似戴了手套、襪套的感覺, 說明神經反應遲鈍, 這表示神經損傷更為嚴重。

神經病變在身體不同部位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和後果。 當糖友皮膚出現感覺異常, 失去對溫度和疼痛的敏感性,

可導致一系列意外發生。 如糖友泡腳時, 由於感覺不出溫度而燙傷, 又沒有明顯痛感, 使燙傷進一步加重;或是走路時不慎踩到鐵釘等異物而紮傷, 待發現時已有感染, 重者甚至會發展為糖尿病足。 也有感覺過敏者, 會因為感到渾身疼痛而夜不能寐, 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在心血管系統, 神經病變更為危險。 一般而言, 發生嚴重的心肌缺血時, 患者會感覺到心前區疼痛或憋悶不適, 因而會立刻停步休息, 心肌缺血也隨之緩解。 然而合併有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 發生嚴重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時, 仍然可以沒有疼痛的感覺。 有的糖尿病合併心肌梗死的患者, 臨床上突出的表現是夜間不能平臥, 需要坐著以緩解心前區不適。

過了幾天, 檢查心電圖, 突然發現該患者曾經有過心肌梗死。 有些糖友則會表現為體位性低血壓, 即由躺姿、坐姿突然變為站姿時頭暈目眩、眼前發黑、站立不穩甚至跌倒, 這是由於起立後的血壓突降引起腦部缺血。

糖尿病神經病變也可能導致無症狀性低血糖。 糖友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低血糖的經歷, 因此對其症狀已再熟悉不過;然而無症狀的低血糖, 並沒有饑餓、頭暈、心慌、乏力、出汗等反應, 早期無法發現, 十分兇險。

此外, 神經病變還可以影響到胃腸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 影響到胃腸道時, 患者可有嚴重的便秘或腹瀉, 更有甚者, 會出現腹瀉、便秘交替, 這樣一來, 也會影響血糖穩定。 當泌尿生殖系統神經受損,

患者可表現為排尿困難、尿失禁, 長期的尿瀦留還易引發泌尿系感染;男性患者有可能出現陽痿。 由此可見, 合併神經病變非常危險。 廣大糖友要高度重視, 一旦有了上述表現, 一定要及時就診、治療。

然而, 即使糖友神經已受損傷, 也有三大策略可以逆轉病情。 首先是病變早期即加強血糖管理, 不僅要將血糖控制在較低水準, 還要減少血糖波動。 其次是改善血液迴圈, 包括針對大血管及微血管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藥物或抗血小板藥, 必要時也可用擴血管藥物。 最後也可遵醫囑應用營養神經類藥物。

中醫中藥在辨證基礎上, 重視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祛瘀除濕, 使氣血相合、筋脈得養、血脈流通, 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小板凝聚、血黏度,

增加四肢周圍神經修復, 對緩解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有一定的幫助。 其中, 氣虛絡阻證的患者, 常出現四肢末梢及軀幹部麻木、疼痛及感覺異常、肌膚甲錯、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等症狀。 可採用含有黃芪、三七等益氣活血的中藥進行治療, 比如木丹顆粒,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能改善微循環, 並對糖尿病引起的麻木疼痛有緩解作用。 ▲

(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