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紅芪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Hónɡ Qí

【英文名】manyinflorescaned sweetvetch root

【別名】納窪善馬、真盤子、岩黃芪、黑芪。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Mazz.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

洗淨, 切去根頭部及支根, 曬乾後打捆。

【原形態】多序岩黃芪 多年生草本, 高達1.5cm。 主根粗長, 圓柱形, 外皮紅棕色長10-50cm。 葉互生;葉柄長;托葉披針形, 基部邊合;奇數羽狀複葉, 長達15cm;小葉7-25, 葉柄基部甚短;葉片長圓狀卵形, 長1-3.5cm, 寬5-11mm, 先端近平截或微凹, 基部寬楔形, 全緣, 上面無毛, 下面中脈被長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 長5-8cm, 有花20-25, 花梗絲狀, 長2-3mm, 被長柔毛;花萼斜鐘形, 被短毛, 最下1個顴齒較其餘4齒長大;蝶形花冠, 淡黃色, 長約1cm;雄蕊10, 9合1離, 子房狹長形, 具柄。 莢果扁平, 串球狀, 有3-5節, 邊緣具窄翅, 表面有稀疏網紋及短柔毛, 每節有橢圓形種子1顆。 花期6-8月, 果期7-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600m以下的山坡石縫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內蒙古、寧夏、甘肅及四川西部。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 少分枝, 長10-50cm, 直徑0.8-2cm。 表面灰紅棕色, 具縱皺紋, 有少數支根痕, 皮孔橫長, 色稍淺, 略凸起。 栓皮易脫落, 露出淡黃色皮部及纖維。 質堅硬, 難折斷, 斷面纖維性, 色淺, 富粉性。 橫斷面皮部淡棕色, 約占半徑的1/2-1/3;形成層環形, 棕色, 木部緻密。 氣微而特異, 味微甜。 以粉質多、味甘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切向延長的木栓細胞。 栓內層2-4列, 為厚角細胞。 韌皮部纖維成束散在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 長14-22μm, 直徑7-14μm。 韌皮射線常波形彎曲。 形成層成環。 木質部導管直徑12-110μm, 木纖維眾多, 位於導管周圍, 基周圍薄壁細胞中亦含草酸鈣方晶。

粉末特徵:黃棕色。 ①纖維及晶纖維多, 纖維壁微木化, 表面有縱裂紋,

初生壁與次生壁界限明顯, 孔溝不明顯, 胞腔線形, 或不明顯;晶纖維的含晶細胞壁常不均勻增厚, 方晶大多橫長排列。 ②草酸鈣方晶雙錐形、長方形或類方形, 長約至22μm, 直徑7-14μm。 ③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卵圓形, 直徑2-19μm, 臍點裂縫狀、點狀、人字狀或三叉狀, 層紋不明顯;複粒由2-6(-8)分粒組成。 ④導管大, 直徑到145μm, 多破碎, 主為具緣紋孔導管。 另外可見木栓細胞, 棕色塊。

【化學成份】根含紅芪多糖(HPS), 微量元素(硒等), 並含γ-氨基丁酸(γ-diaminobutyric acid), (-)-1, 3-二羥基-9-甲氧基紫檀烷(1, 3-hydroxy-9-methoxypterocarpane), 5-羥基-2-(2-羥基-4-甲氧苯基)-6-甲氧基苯並呋喃[5-hydroxy-2-(2-hydroxy-4-methoxyphenyl)-6-methoxybenzofuran)], 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阿魏酸烷(基)酯(alkyl ferulate), 阿佛洛莫生(afromosin), 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 異甙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 (-)-驢食草酚[(-)-vestitol], 3, 7-二羥基-4-3, 7-dihydroxy-4-methoxy-isoflavone), 香草酸(vanillic acid), 3, 4, 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基酯(3, 4, 5-trimethox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 6-羥基-2(2-羥基-4-甲氧苯基)-苯並呋喃[6-hydroxy-2-(2-hydroxy-4-methoxyphenyl)-benzofuran], 芒柄花甙(ononin), 琥珀酸(succinic acid), β-穀甾醇(β-sitosterol),

4-甲氧基苯乙酸甲酯(benzeneacetic acid-4-methoxy-methyl ester), 2, 6-雙叔丁基-4-甲基苯酚[2, 6-bis(1, 1-dimethyl ethyl)-4-methylphenol], 正十五烷酸甲酯(n-pent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 棕櫚酸甲酯(palmitic acid methyl ester), 9, 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9, 11-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亞麻酸甲酯(linolenic acid methyl ester), 硬脂酸甲酯(stearic methylester), 山yu酸甲酯(behenic acid methyl ester), 1, 7-二羥基-3, 8-二甲氧基氧(口占)噸酮(1, 7-dihydroxy-3, 8-dimethoxyxanthone), 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3, 4同一羥基黃酮(3, 4, 3, 5, 7-pentahydroxyflavone), 熊果酸(ursolic acid), 阿魏酸二十四醇酯(lignoceryl ferulate), 3, 4, 5-三甲氧基桂皮酸甲酯(methyl-3,4,5-trimethoxy-cinnamate)。

【鑒別】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3g, 加水30ml, 加0.2%三酮溶液2滴, 至沸水浴中加熱5min, 冷後呈紫紅色。 (檢查氨基酸、多肽)(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3g, 加水15ml冷浸過夜, 濾過, 作供試品溶液。 另取精氨酸、脯氨酸、蘇氨酸, 以乙醇溶解成每ml含1mg的對照溶液。 取上述兩種溶液點於同一矽酸G薄層板上, 以乙醇-氨水-水(7:1:2)展開, 展距20cm, 取出晾乾, 噴霧吲哚醌試劑, 105℃烘烤數分鐘,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製】紅芪除去雜質, 大小分開, 洗淨, 潤透, 切厚片, 乾燥。

【性味】甘;溫

【歸經】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固表止汗;補氣利尿;托毒斂瘡。 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浮腫;血虛萎黃;癰疽難潰難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30g。 益氣補中蜜炙用。

【臨床應用】用於氣虛乏力, 食少便塘, 中氣下陷, 久瀉脫肛, 便血崩漏, 表虛自汗, 氣虛水腫, 痛疽難潰, 血虛萎黃, 內熱消渴, 慢性腎炎蛋白尿, 糖尿病。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