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傷寒查血要空腹嗎

傷寒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感冒, 這種疾病一般是有自愈性的, 主要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 傷寒查血是不需要空腹的, 因為化驗血主要檢查血液中白細胞、淋巴細胞的數值, 空腹與不空腹對這些數值的檢查結果都沒有影響。 下面我們具體瞭解一下傷寒有哪些症狀以及傷寒是如何治療的。

潛伏期10天左右, 其長短與感染菌量有關, 食物型暴發流行可短至48小時, 而水源性暴發流行時間可長達30天。 典型的傷寒自然病程為時約4周, 可分為4期:

1.初期

相當於病程第1周, 起病大多緩慢, 發熱是最早出現的症狀, 常伴有全身不適, 乏力, 食欲減退, 咽痛與咳嗽等。 病情逐漸加重, 體溫呈階梯形上升, 於5~7天內達39~40℃, 發熱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戰, 退熱時出汗不顯著。

2.極期

相當於病程第2~3周, 常有傷寒的典型表現, 有助於診斷。

3.緩解期

相當於病程第3~4周, 人體對傷寒桿菌的抵抗力逐漸增強, 體溫出現波動並開始下降, 食欲逐漸好轉, 腹脹逐漸消失, 脾大開始回縮。 但本期內有發生腸出血或腸穿孔的危險, 需特別提高警惕。

4.恢復期

病程第4週末開始, 體溫恢復正常, 食欲好轉, 一般在1個月左右完全恢復健康。

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患者入院後, 即按消化道傳染病隔離, 臨床症狀消失後每隔5~7天送檢糞便培養, 連續2次陰性可解除隔離。 發熱期患者必須臥床休息, 退熱後2~3天可在床上稍坐, 退熱後2周可輕度活動。 應給予高熱量, 高營養, 易消化的飲食, 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

以補充發熱期的消耗, 促進恢復, 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 少量多餐。 退熱後, 食欲增加後, 可逐漸進稀飯, 軟飯, 忌吃堅硬多渣食物, 以免誘發腸出血和腸穿孔, 一般退熱後2周才恢復正常飲食。 應鼓勵患者多進水分, 每日約2000~3000ml(包括飲食在內), 以利毒素排泄。 如因病重不能進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