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這種病70歲後100%得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大骨科副主任陳博來教授

“老從腰腿起”, 因此醫院骨科裡看到最多的是腰腿疼痛的老年人。 不過你知道嗎?一半骨科門診患者, 患的是腰椎管狹窄症, 而此症, 在我國70歲以上老人中發病率達100%!

並不是所有的腰椎管狹窄都要處理, 但如果發病了, 最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休, 馬上臥床休息!千萬不可忍痛再動!如果病情嚴重, 不要抗拒手術治療, 要知道, 目前醫學已經進步至可局麻微創用椎間孔鏡為椎管減壓。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宋莉萍、李雪、杜炎鑫、陳樹東

病例:

臀腿痛 4個月進展到只能打針鎮痛

79歲的馬婆婆, 中年開始身體就屢出狀況, 高血壓史長達30多年, 需要長期用藥控制;做過甲狀腺、子宮切除術。 今年, 馬婆婆又遭遇新問題。

5月初, 馬婆婆開始覺得不對勁, 腰、臀疼痛, 腿也開始發麻。 此前, 她還堅持每隔一天到1000米外的小公園散散步, 與街坊聊天解悶;5、6月間, 馬婆婆發現外出越來越困難, 腿又麻又軟, 走走就覺得很費勁, 勉強撐著走, 很快腰就感覺脹痛, 痛感從腰牽連到臀部, 放射到大腿上。

到了9月初, 馬婆婆的“痛症”已經加重至臀、腿劇烈地痛, 不但無法平臥, 晚間連入睡都嚴重困難。 無奈之下, 家人把她送至醫院, 醫生為其打靜脈針, 以止痛藥來緩解, 連打6天, 也僅求得片刻安寧。 馬婆婆回憶那段日子,

用“身心煎熬、心灰意冷”來形容, 最擔心自己“痛到死”。

析病:

腰椎椎管狹窄惹的禍

到底馬婆婆身體出了什麼問題?老人被家人送至廣東省中醫院, 該院大骨科副主任陳博來教授一看, 心裡隱隱有底——多數是腰椎椎管狹窄惹的禍。 果然, 反復研究馬婆婆的腰椎X光、CT、MRI影像資料後, 初步確認她雖有腰椎滑脫不穩, 但主要致病因素應在腰椎L4/5左側側隱窩狹窄, 椎管後方黃韌帶、前方椎間盤及對側側隱窩等處狹窄。

其實馬婆婆這樣的病例真不少見。 陳博來指出, 在大醫院骨科, 一半病人來看的是“腰椎管狹窄症”, 其實70歲以上老人, 100%有此症。

老人骨關節退變, 腰椎間盤突出, 往往導致椎管狹窄這一老年骨關節脊柱疾病。 不過一般腰椎管狹窄早期甚至中期,

可不產生症狀, 或者只是有輕微的腰痛、腰麻, 不影響步行或生活起居狀態。 但是, 如果老人的骨關節出現鬆動、滑脫, 脊柱不穩定, 或者附著在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出現萎縮, 比如腰背肌、腿肌等力量變差, 那就可能發病。

並不是所有的腰腿痛麻都需要馬上跑醫院, 但如果全休數日, 沒有緩解, 那就要小心了。 陳博來指出, 腰椎管狹窄病情可迅速加重, 像馬婆婆這樣4個月進展至臥床不起者並非罕見。

他教給老人們辨識:一是正常老人可連續活動40分鐘, 最理想的是每天能到公園去散步一次, 如果腰腿的痛、麻, 已經讓您走不遠, 即走500米或15~30分鐘就“扛不住”, 要停下來休息, 那要警惕;二是正常老人站個十幾分鐘沒問題,

如果不能久站, 那也意味著有問題了。

治療:

別怕!椎間孔鏡可微創減壓

對於腰椎管狹窄症, 到了馬婆婆這樣的狀況, 只能手術。 而按照既往的手術指南, 需要從椎中央切開骨頭, 揭開椎板, 擴大神經管, 給它減壓。 這樣一來, 就需要開大刀, 一節椎管解壓就要開刀10釐米, 而且椎管周圍佈滿了神經、血管, 出血多, 康復慢, 併發症多。 稍有不慎, 損傷神經, 甚至致患者癱瘓。 更要命的是, 腰椎管狹窄症多數“受害”的是老年人, 他們心肺功能相對較差、骨質疏鬆, 手術風險大。

難道“七老八十”就是只好臥床等死?當然不是, 現在已經有了椎間孔鏡可微創減壓。

陳博來教授團隊採用Uless減壓技術為馬婆婆解難題。 不用切骨頭, 也不用切韌帶,

只要開一個0.7釐米的切口, 將筷子大小的椎間孔鏡伸進兩節椎管間天然的椎間孔, 精准定位穿刺, 在25倍率放大鏡幫助下, 針對增生小關節、肥厚韌帶、膨出的突出等, 擴大椎間管。 1個小時精准手術後, 馬婆婆的疼痛立即消失, 幾乎不出血, 還只是局麻加了一點點靜脈麻醉, 術後兩三小時就下地活動了!

專家提醒:

腰痛腿麻

全休一周最基本

陳博來指出, 局麻微創椎間孔鏡手術為嚴重腰椎狹窄解壓, 椎間狹窄、神經根管狹窄、中央管狹窄均可手術, 但要注意, 伴超過I度滑脫的狹窄不宜。 只有穩定性滑脫I度以內, 可微創。

腰椎管狹窄幾乎100%“老人”會得, 但並不是都會發病。 陳博來說, 脊柱穩定的、骨關節沒鬆動或滑脫、骨頭節周圍韌帶和肌肉力量強大、沒有骨質疏鬆症等,

腰椎處於動態平衡中, 就不會發病。

不過, 往往老人一些不起眼的舉動, 會引發狹窄發病。 比如忙家務活, 常常彎著腰洗菜切肉炒菜洗碗, 一忙個把小時不停歇;再如提大水桶、腰部用力不當等。 建議老人做家務, 每15分鐘換姿勢挺挺腰, 停一下;水盆等操作臺不能太矮;也不要做重力墜腰的動作。

並不是腰椎狹窄一發病就沒得救, 陳博來指出, 早期發病, 患者可能只覺得輕度的腰、腿、臀痛和麻, 如果不影響步行和生活狀態, 那麼一發作, 最重要的是前兩周的處理。 全休一周是最基本的, 最好兩周, 讓脊柱、被觸發的關節、肌肉有機會恢復穩態。 還可保守治療如功能鍛煉、物理或中醫傳統療法如針灸、練功, 外用內服等全身調整,治療因肝腎虧虛所致的筋骨失養。

痛麻本身是信號,人體可自體消炎,分泌消炎因數、止痛因數進行修復。

“千萬不可忍痛去接孫兒孫女,更不可忍痛鍛煉,越走路、越鍛煉,神經水腫、炎症就越厲害,不斷惡性循環。”如果全休後症狀不減反加重,需要及早去醫院。 外用內服等全身調整,治療因肝腎虧虛所致的筋骨失養。

痛麻本身是信號,人體可自體消炎,分泌消炎因數、止痛因數進行修復。

“千萬不可忍痛去接孫兒孫女,更不可忍痛鍛煉,越走路、越鍛煉,神經水腫、炎症就越厲害,不斷惡性循環。”如果全休後症狀不減反加重,需要及早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