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吃元宵觀燈猜燈謎
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的到來再次掀起了過節的喜慶氛圍, 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鬧元宵, 那麼你知道元宵節有什麼習俗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這些傳統習俗都是從古時候就開始流傳至今的非常的有意義, 可能人們都知道部分的習俗。 但是像走百病、迎紫姑這些都知道嗎?你不知道的元宵節傳統習俗還多著呢, 想要具體瞭解就和小編去看看吧!
吃元宵
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 都是節日食品。 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 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稱“湯圓”“圓子”“水圓”“湯丸”“浮圓子”“乳糖圓子”, 生意人美其名為“元寶”, 由糯米製成, 或實心, 或帶餡。 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 煮、煎、蒸、炸皆可。
不管南方北方, 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闔家團聚吃元宵。 “元宵”這種食品名稱, 據說出現于宋末元初,
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個十五月圓之夜, “一年明月打頭圓”, 天上一輪圓月朗照, 人間則聚食形如滿月的元宵, 與自然天象有極微妙的對應關係。 “星月當空萬燭燒, 人間天上兩元宵”, 表達了人們全家團圓幸福的心情。
說起湯圓, 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掌故。 話說袁世凱稱帝遭到舉國反對, 手下逢迎者引《巴陵縣誌》說“圓、元語同, 又有完了義”, 說“元宵”諧音“袁消”, 乃詛咒之詞。 袁聽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湯圓。 但這個傳說一直未見文字依據。 袁世凱垮臺後, 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
觀 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西元58--75), 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 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
元宵放燈的習俗, 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 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 社會富庶。 在皇帝的親自宣導下, 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
中唐以後, 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唐玄宗(西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 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 燃燈五萬盞, 花燈花樣繁多, 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 廣達20間, 高150尺, 金光璀璨, 極為壯觀。
宋代, 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 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 民族特色更強。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 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 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 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 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 滿族入主中原,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 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 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 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 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 好生男孩)。
猜燈謎
猜燈謎是一項妙趣橫生的遊藝活動。 燈謎起源於西漢的隱語, 後發展成為民間謎語, 又叫“打燈謎”。
據記載, 在南宋, 猜燈謎就已經成為元宵節的一種遊戲方式了。 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雲:“有以絹燈剪寫詩詞, 時寓譏笑, 及畫人物, 藏頭隱語, 及舊京諢語, 戲弄行人。 ”這“藏頭隱語”, 即是謎語。 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 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我國民間所產生的燈謎浩如煙海, 千變萬化。 人們有時用“像老虎一樣難以射獵”來形容謎語難猜, 因而“燈謎”又稱為“燈虎”, 其中用文句作謎面的叫“文虎”, 用詩句作謎面的叫“詩虎”, 猜謎就叫“射虎”或“打虎”。
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燈謎文化至今風韻不絕,特別是到了元宵節,不少地方於街道鬧市懸掛燈謎讓人猜射,使節日的氣氛更加熱烈。如今,民間猜謎已不限於元宵,有的地方平時朋友相聚也會猜上一陣子燈謎,猜謎已成為人們日常文化娛樂的一種形式。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西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
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裡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
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耍龍燈”在我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在藝術創作中,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耍龍燈”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
猜謎就叫“射虎”或“打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燈謎文化至今風韻不絕,特別是到了元宵節,不少地方於街道鬧市懸掛燈謎讓人猜射,使節日的氣氛更加熱烈。如今,民間猜謎已不限於元宵,有的地方平時朋友相聚也會猜上一陣子燈謎,猜謎已成為人們日常文化娛樂的一種形式。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西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
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裡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
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耍龍燈”在我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在藝術創作中,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耍龍燈”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