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程門雪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經驗

程老學貫古今, 藝善眾妙。 本文是程老在《金匱要略》咳嗽上氣肺痿一節講解中, 附在其後的個人體會。 他對於老年咳喘的治法、方藥以及對“炎症”的看法, 皆在其列。

支氣管炎”經驗" alt="程門雪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經驗" />

漫談咳的證治

中醫沒有“慢性氣管炎”的名稱(編者按:即指慢性支氣管炎), 老年的咳嗽氣喘, 多從“痰飲”中的“支飲”論治。 講到辨證, 離不開寒熱虛實, 臨床表現往往是虛實、寒熱錯綜夾雜, 很難截然劃分, 但老年人屬虛寒的較多, 實熱則屬兼因或標症, 因此老年慢性氣管炎的治療, 偏重在虛寒方面。

老年咳喘, 體質盡是虛的, 虛就容易受邪, 所以最易感冒, 由感冒而引發, 這種病的內因是虛, 外因是邪。 《內經》說:“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同時又說:“虛而受邪, 其病則實”。 因此, 虛和實不能片面、孤立地來看。 大概暴發時先治邪實, 久發的要治其體虛。 初發時屬寒的多,

應當用溫開法(有熱的可兼用清涼);久發的常屬寒鬱化熱, 治法上應當溫清並用。

這種病大多發於秋冬季節, 遇寒就增重, 所以用溫開的治法是主要的。 至於在春夏季節也發病, 那就以寒鬱化熱為多, 可在溫化中兼用清涼的治法。 例如古方小青龍湯是溫宣的方子, 小青龍加石膏湯就是溫宣兼清的方子。 這兩張方子, 如果用得恰當, 都有一定療效。 又如厚朴麻黃湯治療咳逆上氣、脈浮(“上氣”是喘的意思, “脈浮”表明外邪未退), 方中用麻黃、細辛解表定喘;厚朴、杏仁降氣平喘;乾薑、五味子止咳, 這兩位藥都是主治咳逆上氣的, 五味子益氣溫斂, 乾薑溫開, 兩者同用有很好的效果;半夏化痰, 石膏清熱;小麥和中。 這一方之中就包括瞭解表、平喘、清熱等幾種方法。

再如澤漆湯治療咳逆、上氣、脈沉, 那是表邪漸解, 要兼顧正虛, 所以紫苑、白前止咳平喘;半夏、澤漆泄化痰水;桂枝、生薑溫開;黃芩清熱;人參、甘草扶正補虛。 一方之中也包括了祛邪、化痰、溫、清等法。 厚朴麻黃湯與澤漆湯用脈浮、脈沉來區別有邪、無邪, 雖不一定可靠, 但對辨證是有啟發的。

以上是病情複雜, 綜合治療的方例。 至於單純偏溫的, 以射干麻黃湯為最好(麻黃、射干、紫苑、款冬花、細辛、五味子、半夏、生薑、大棗)。

上述各方都是在發病階段使用的。 個人的體會是:治療上很少有一定不變的類型, 只有初、中、末期的分別。 初期是重在祛邪, 中期要邪正並顧, 末期著重於扶正。 在臨床上, 純寒宜溫的有, 溫而兼清的也有,

純熱宜清的就很少(這是個人局限的體會)。 至於純宜清潤的, 則是肺燥肺痿, 咳逆上氣, 少痰無痰, 或者吐的是涎沫, 那是屬於麥門冬湯、清燥救肺湯一類的證治, 這是否也算“慢性氣管炎”的範疇, 可以研究。

關於咳喘的驗方, 臨床上用得很多, 自己沒有用過的不說, 已經用過的如定喘湯(有麻黃、款冬花、黃芩、蘇子、杏仁、甘草、銀杏肉、半夏等), 對寒鬱化熱的很有效果, 這是《證治準繩》的方子。 黛蛤散用麻油調服, 治療咳嗽、面浮, 是宋代草醫的單方, 我曾用來治療咳喘痰內帶血, 合瀉白散煎服, 屢屢有效。 體虛, 喘得厲害, 但咳嗽輕微, 汗多的, 用生脈散煎湯, 化服《局方》牛黃丸一粒。 陽虛咳喘、痰鳴的病人, 借用陽和湯的方意, 用熟地、鹿角霜、甘草、白芥子再加紫苑、款冬花、杏仁等,

也有效果。 但沒有大量的病例, 不能說明問題, 僅供參考。

對於炎症的證治, 我從前望文生義, 以為消炎就等於清熱。 有人認為祛寒也是消炎、發汗也是消炎, 我覺得也有一定道理。 這裡只談夾熱和化熱的治法。 從前用這一類藥物, 不論石膏或黃芩, 都是和麻黃、細辛等辛溫開泄藥同用的。 唐代許敬宗認為:用藥只宜單味, “力專氣猛”, 效果好;多味同用, 就有牽掣。 宋代寇宗奭卻認為:病久夾雜, 必須複方。 我認為應從兩點論來分析問題, 兩種說法, 各有所宜, 不可一概而論。

至於宣肺、肅肺、清肺、潤肺的藥物:宣肺如麻黃、牛蒡等。 肅肺如桑白皮、枇杷葉、杏仁、蘇子等。 清肺分兩種, 一是清養肺陰, 如沙參、麥冬、花粉、玉竹等;二是清瀉肺熱,

如桑白皮、地骨皮、黃芩、馬兜鈴等。 潤肺也分溫清兩法:清潤法即在上述養肺陰藥中再加阿膠、百合等;溫潤法如《時病論》用紫苑、百部、款冬花、松子仁、杏仁、陳皮、冰糖(“溫潤辛金法”), 甘草乾薑湯、麥門冬湯也屬溫潤之劑。 以上諸法大都是複用的, 例如宣、肅同用, 清、潤同用, 清、肅同用, 清宣、潤肅同用。

肺燥宜潤。 關於燥氣的性質, 費伯雄說得很好:“燥者幹也, 對濕言之。 立秋之後, 濕氣去而燥氣來, 初秋尚熱, 則燥而熱;深秋既涼, 則燥而涼。 ”所以臨床上治燥咳, 有溫潤、涼潤二法。 寒燥在表用杏蘇散(蘇葉、杏仁、前胡、茯苓、半夏、陳皮、甘草、桔梗、枳殼、薑、棗), 《溫病條辨》:“燥傷本髒, 頭微痛, 惡寒, 咳嗽稀痰, 鼻塞, 嗌塞, 脈弦, 無汗, 杏蘇散主之。 ”燥熱傷肺用清燥救肺湯(桑葉、石膏、人參、甘草、麻仁、阿膠、麥冬、杏仁、枇杷葉,人參可用太子參或沙參代),《醫門法律》:“氣促乾咳,無痰或少痰,咽喉口鼻乾燥,舌幹苔少,或痰中帶血,用清燥救肺湯”即是。

咳嗽有甚於晨,或甚於晚,如何解釋?一般來說,晨起咳嗽,痰先稠後薄的,屬肺脾濕痰;甚於晚或在午夜後更甚的屬腎虛。但這不是主要的,仍當看具體情況。

關於老年慢性氣管炎“咳、痰、喘、炎”四大症的治療,個人的點滴體會:一般性治療應以化痰為主,化痰方中以二陳湯為主。痰多的用六安煎即杏仁、白芥子加二陳湯;夾熱的加黃芩、黛蛤散、貝母、海浮石;消痰用白芥子、萊菔子、雪羹湯(海蜇頭、荸薺);滌痰用皂莢丸、葶藶大棗瀉肺湯等;豁痰用枳實、郁金、遠志;滑痰用竹茹、竹瀝。滌痰法在運用時應注意體質,如果體虛久病須慎用,或以不用為好。以上所舉的藥物都是用於咳嗽痰多的,至於礞石滾痰丸、指迷茯苓丸、導痰湯等,一般習慣不作為止咳化痰之用,不列在內。

在支氣管炎初起的治法中,大都須包括治感冒在內,因其痰多、咳嗽、氣喘往往是感冒引起的,一般用辛溫解表或兼用清熱的藥物。至於預防感冒的方藥,著重在補助正氣,正氣勝自能衛外,外邪就不易侵犯。容易感冒的人用玉屏風散是好的,但也不能常服或長服(以防閉邪,或邪重則非防風所能祛),用藥方法還應根據體質需要,分別處理。另外,平時加強鍛煉也很重要。

總之,治療咳喘,中醫有幾句名言:“治咳嗽不離乎肺,不限於肺”“治實必顧虛,治虛必顧實”“實喘治肺,虛喘治腎”,我認為很有道理。咳喘雖是兩證,但咳久可以致喘,喘亦可由咳引起,所以兩證常難以截然劃分。

”燥熱傷肺用清燥救肺湯(桑葉、石膏、人參、甘草、麻仁、阿膠、麥冬、杏仁、枇杷葉,人參可用太子參或沙參代),《醫門法律》:“氣促乾咳,無痰或少痰,咽喉口鼻乾燥,舌幹苔少,或痰中帶血,用清燥救肺湯”即是。

咳嗽有甚於晨,或甚於晚,如何解釋?一般來說,晨起咳嗽,痰先稠後薄的,屬肺脾濕痰;甚於晚或在午夜後更甚的屬腎虛。但這不是主要的,仍當看具體情況。

關於老年慢性氣管炎“咳、痰、喘、炎”四大症的治療,個人的點滴體會:一般性治療應以化痰為主,化痰方中以二陳湯為主。痰多的用六安煎即杏仁、白芥子加二陳湯;夾熱的加黃芩、黛蛤散、貝母、海浮石;消痰用白芥子、萊菔子、雪羹湯(海蜇頭、荸薺);滌痰用皂莢丸、葶藶大棗瀉肺湯等;豁痰用枳實、郁金、遠志;滑痰用竹茹、竹瀝。滌痰法在運用時應注意體質,如果體虛久病須慎用,或以不用為好。以上所舉的藥物都是用於咳嗽痰多的,至於礞石滾痰丸、指迷茯苓丸、導痰湯等,一般習慣不作為止咳化痰之用,不列在內。

在支氣管炎初起的治法中,大都須包括治感冒在內,因其痰多、咳嗽、氣喘往往是感冒引起的,一般用辛溫解表或兼用清熱的藥物。至於預防感冒的方藥,著重在補助正氣,正氣勝自能衛外,外邪就不易侵犯。容易感冒的人用玉屏風散是好的,但也不能常服或長服(以防閉邪,或邪重則非防風所能祛),用藥方法還應根據體質需要,分別處理。另外,平時加強鍛煉也很重要。

總之,治療咳喘,中醫有幾句名言:“治咳嗽不離乎肺,不限於肺”“治實必顧虛,治虛必顧實”“實喘治肺,虛喘治腎”,我認為很有道理。咳喘雖是兩證,但咳久可以致喘,喘亦可由咳引起,所以兩證常難以截然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