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十種情況下一定要洗手

據美國最新研究發現, 每個人的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 甚至比抹布、電梯扶手還要髒。 男人洗手“潦草”, 成年人洗手大多不超10秒。

有人認為, 洗個手要花20秒, 太浪費水。 手是人體的“外交官”, 在生活中舉足輕重, 一起來看洗手的那些注意事項。

一、醫生推薦“七步洗手法”

①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濕潤雙手, 塗抹洗手液(或肥皂), 掌心相對, 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②第二步: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 雙手交換進行;

③第三步: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 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④第四步: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 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 雙手交換進行;

⑤第五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 雙手交換進行。

⑥第六步:洗指尖。 彎曲各手指關節, 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 雙手交換進行;

⑦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雙手交換進行。

一定要用“流動的水”, 全過程要認真揉搓雙手15秒以上!

二、慎用公共場所洗手液!有的越洗越髒!

辦公樓、餐廳、火車站等公共衛生間大多都會提供免費洗手液。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曾曝光, 有的公共場所提供的洗手液細菌超標達600倍!專家稱, 用這種洗手液, 不僅越洗越髒, 甚至可能會對手上的創面產生膿感染, 引發疾病。 公共場所的洗手液需謹慎使用。

三、十種情況一定要洗手

①佩戴隱形眼鏡;

②如家中有嬰幼兒, 在喂孩子食物前和處理嬰兒糞便後;

③戶外運動、玩耍後;

④去超市或商場購物後;

⑤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後;

⑥打掃完衛生後;

⑦摸過錢幣;

⑧吃藥、往傷口上塗抹藥物之前;

⑨接觸過寵物後;

⑩使用電腦、滑鼠後。 你做到了嗎?

四、這些都不符合科學洗手要求!

①不願洗手。 很多人認為自己“身體棒”、“抵抗力強”沒有養成洗手習慣。

②簡單擦手。 因沒水, 或因是污水, 只好以擦代洗。 用手絹、手紙隨便擦一下就吃。

③盆水洗手。 盆裡的水已弄髒, 用髒水洗手, 手仍是髒的, 甚至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

④不用肥皂洗手。 雖用流動的水“意思”一下, 但不用肥皂和洗滌液, 手依然洗不乾淨。

⑤只洗一遍手。 雖打了肥皂用了洗滌液, 但剛搓出一點泡沫來, 就馬上沖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