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陽 搓手曬背
冬日運動宜輕鬆平緩, 適當減輕活動量。 記者 駱昌威 攝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張競之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王素玲中醫師、廣醫三院荔灣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毛湄
民間素有“冬至補一補, 一年精氣足”“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冬至已過, 意味著一年最冷的時節已經到來, 從穿衣禦寒到飲食起居和運動該怎麼根據節氣做調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找來中醫師為您支招。
穿衣
三招穿出舒適“微氣候”
冬至過後, 連著小寒、大寒, 大冷天最佳禦寒方案是正確穿衣並不是穿得越厚越保暖,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王素玲中醫師教你, 要想穿出舒適“微氣候”, 有這幾個竅門——
竅門1:注重保暖、舒適。 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空氣層的厚度有關, 如羽絨服有一定的厚度, 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 兩者保暖性不錯,
竅門2:不高不緊。 領口過高或使頸部活動受限, 過緊則可能對頸部血管有一定壓迫, 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適, 需要影響氣血運行。 此外, 寒冬裡血管收縮迴圈相對較差, 袖口、褲腿、襪口等不宜過緊, 過緊或可影響靜脈回流, 嚴重的甚至可導致下肢腫脹、發涼, 增大靜脈血栓的風險。
竅門3:頭防風, 腳防寒。 頭常外露, 熱量散失多。 在熱量散失的同時, 風寒極易乘隙通過頭部侵入人體。 另外, “寒從腳起”, 人體十二條經絡有六條起始或彙聚於腳部,
飲食
滋陰潛陽 吃出平衡好狀態
冬令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可適當吃些堅果。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張競之教授解釋說, 堅果含有大量蛋白質、礦物質、纖維素等, 性味偏溫, 這個時節比較冷, 吃後不易上火。
這個時節如何補氣、補血、補陰、補陽?針對不同人群, 廣醫三院荔灣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毛湄推薦了四款靚湯, 街坊不妨一試。
補氣靚湯:靈芝人參雞湯
材料:靈芝25克, 人參3克(黨參或太子參25克), 龍眼肉40克, 雞肉150克, 薑一片。
做法:雞肉切塊,
適用人群:適合氣虛體質者, 常表現為語聲低微, 形體消瘦或偏胖, 面色蒼白, 氣短懶言, 精神不振等, 易患感冒, 抵抗力差, 病後康復緩慢。
補血靚湯: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 生薑60克, 羊肉750克, 蔥30克, 黃酒50毫升, 鹽適量。
做法:將羊肉切塊焯水備用;當歸清水洗淨, 蔥薑切片備用。 羊肉、蔥、黃酒、當歸同放砂煲內, 加開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 改用文火煲1小時左右, 放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適用人群:適合血虛體質者, 常見表現為:神倦乏力、頭暈、心慌、面色發黃無光澤、怕冷、倦怠等。 亞健康或健康人群可適當食用。 但口幹口苦、咽喉腫痛及大便幹結者慎用;食後如果出現大便幹、小便黃、口幹苦或口中發黏等症狀,
補陰靚湯:甲魚枸杞地黃湯
材料:甲魚1只(300克以上者), 枸杞子10克, 熟地黃15克, 生薑1片。
做法:將甲魚宰殺後, 去頭、爪、內臟、甲殼, 洗淨, 切成小方塊, 放入瓦鍋內;再放入洗淨的枸杞子、熟地、薑片, 加水適量, 武火燒開, 改用文火燉熬至甲魚肉熟透即成。
適用人群:適合陰虛體質者, 常見表現為:形體消瘦, 兩顴潮紅, 手足心熱, 潮熱盜汗, 心煩易怒, 口幹, 頭髮、皮膚乾枯等。
補陽靚湯:鹿茸北芪仙茅雞肉湯
材料:鹿茸25克, 北芪12克, 仙茅12克, 淫羊藿12克, 雞肉150克。
做法:雞肉去皮、去肥膏, 放入開水中稍煮, 取出, 洗淨;鹿茸、北芪、仙茅、淫羊藿分別用水洗淨。
適用人群:適合陽虛體質者, 常見表現為:面色蒼白, 氣息微弱, 體倦嗜臥, 畏寒肢冷, 或有肢體浮腫等。
運動
宜輕鬆平緩適量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 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 多喝藥一碗。 ”王素玲建議, 冬季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如每天行走一萬步等戶外運動, 以及高溫瑜伽、游泳、普拉提等室內項目都是不錯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 冬季戶外溫度較低, 容易感冒, 軟組織容易拉傷, 所以戶外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 空氣乾燥, 戶外運動者皮膚更容易乾燥缺水, 皮膚的補水必不可少。 不過, 灰霾嚴重時, 應暫停戶外活動。
張競之則提醒,老年人不能一味“貓冬”懶得動,可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也可練一練這套“坐功”,具體動作要領:起身平坐,兩腿前伸,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半握拳,按在兩膝上,使肘關節分別朝向左右斜前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極力以拳壓膝;重心後移,雙拳輕輕按膝。每天晚上可坐在床上做這組動作15次,然後叩齒、咽津、吐納。他說,這組練習有助於改善手足經絡寒濕、大便秘結、咳嗽、腰冷等症狀。
起居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良好的睡眠是增強機體免疫力的重中之重。冬季寒冷,睡眠條件和睡眠品質均受影響,作息規律可適當調整為早睡晚起。《黃帝內經》中講冬養生,提到起居方面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毛湄說,這個“晚”是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即所謂“必待日光”,並非賴床不起。現代研究也表明,冬天的早晨在冷高壓影響下,地表氣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帶,過早起床外出反而會身受其害。
搓手曬背 預防感冒
張競之認為,冬天常搓手有助於預防感冒。人的手上有勞宮、魚際、合穀等重要穴位,通過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勞宮穴讓心臟逐漸興奮起來,刺激位於雙手拇指根部隆起處的魚際穴則有助於疏通經絡、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對預防感冒有一定幫助。另外,大冬天經常在陽光下曬曬後背,有助於補益身體陽氣,防止寒邪通過背部侵入體內誘病。(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許詠怡、肖穎、鄧興華、白恬)
張競之則提醒,老年人不能一味“貓冬”懶得動,可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也可練一練這套“坐功”,具體動作要領:起身平坐,兩腿前伸,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半握拳,按在兩膝上,使肘關節分別朝向左右斜前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極力以拳壓膝;重心後移,雙拳輕輕按膝。每天晚上可坐在床上做這組動作15次,然後叩齒、咽津、吐納。他說,這組練習有助於改善手足經絡寒濕、大便秘結、咳嗽、腰冷等症狀。
起居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良好的睡眠是增強機體免疫力的重中之重。冬季寒冷,睡眠條件和睡眠品質均受影響,作息規律可適當調整為早睡晚起。《黃帝內經》中講冬養生,提到起居方面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毛湄說,這個“晚”是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即所謂“必待日光”,並非賴床不起。現代研究也表明,冬天的早晨在冷高壓影響下,地表氣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帶,過早起床外出反而會身受其害。
搓手曬背 預防感冒
張競之認為,冬天常搓手有助於預防感冒。人的手上有勞宮、魚際、合穀等重要穴位,通過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勞宮穴讓心臟逐漸興奮起來,刺激位於雙手拇指根部隆起處的魚際穴則有助於疏通經絡、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對預防感冒有一定幫助。另外,大冬天經常在陽光下曬曬後背,有助於補益身體陽氣,防止寒邪通過背部侵入體內誘病。(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許詠怡、肖穎、鄧興華、白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