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常煮骨頭湯 緩解疲勞補營養
骨湯是家常湯品, 全家人圍在一起吃一鍋鮮濃的大骨湯是冬日必不可少的美味。 骨湯是一道非常適合冷天食用的美味營養湯。
冬天, 寒氣逼人, 對勞累一天的人來說, 回到家裡能喝上家人熬煮的一碗濃濃的骨頭湯, 既驅了寒又增加了營養, 一天的勞乏也會頓時無影無蹤。
做骨頭湯十分簡單方便, 豬排骨、豬脊骨、筒子骨(四肢骨)、豬蹄或牛骨、羊骨、雞鴨骨等動物骨骼, 都可成為骨頭湯的原料, 配上適量的配料, 如蓮藕、海帶、白蘿蔔、黃豆、生薑等共煨湯;或是單用骨頭煨湯, 湯成後稍加過濾, 撈去骨頭, 加入蔬菜,
喜歡吃濃味者, 也可加入調料(桂皮、肉蔻、丁香、小茴香、花椒、大料、蔥、薑等)慢慢煨, 可再加一些黃酒去腥增香, 大約兩小時後湯成, 再用溫水泡些胡椒粉, 用紗布過濾, 倒入湯中, 適度加一些鹽提味, 再燜一小時, 撇去浮油。 這樣熬出的骨頭湯湯鮮肉嫩, 營養豐富, 清澈透明, 味道鮮美。 喜歡吃辣者, 可放入適量的辣椒油, 則別具風味。
中醫食療強調喝湯的同時吃料, 民間也有“原湯化原食”之說, 就是湯和煮湯的食材結合起來食用, 營養才更充足, 調理功能才更有效。 既可以吃骨頭上的肉, 也可用骨頭湯煮麵條、餛飩以及做成其他的湯料飲用。
陳皮排骨湯 養脾胃增食欲
陳皮, 其實就是橘子皮, 曬乾或晾乾3年以上。 這就是我們所用的陳皮了。 陳皮的用途很多, 一般用作藥材, 但平時也可作為烹調的調料。 《本草綱目》記載, 陳皮有三大類作用, 一導胸中寒邪, 二破滯氣, 三益脾胃。 陳皮放置的時間越長, 其功效就越強勁。
作為調料, 陳皮用得最多的就是熬湯。 冬天寒冷, 最適合喝湯。 在湯裡放幾片陳皮, 不僅能使湯中有少許甘香的味道, 還能起到緩解脾胃不適、增強食欲、治療咳嗽痰多的作用。 比如陳皮排骨湯、陳皮肉丸粥等。 不過用陳皮做湯時要冷水入鍋, 假如水熱了再下到鍋裡就會有苦味。 除了煲湯, 炒菜或燒菜時也可用陳皮, 將它用水泡軟, 切成絲, 和其他材料一起翻炒或紅燒,
排骨蓮藕湯
豬排骨1500克, 蓮藕1000克, 鹽、醋適量。 將帶有脊骨的豬排骨剁成小塊, 蓮藕切成滾刀塊。 將豬排骨置於沙鍋中, 加水淹沒骨料5~8釐米深, 加少許食醋, 蓋上蓋, 先用大火煮沸, 沸後加入蓮藕燒開, 再改小火煨1~2小時即成(高壓鍋煨30分鐘即可)。 食用時取出適量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
棒骨蘑菇湯
取棒骨1500克, 香菇、小蘿蔔、香菜、蔥、薑, 鹽、雞精、白胡椒粉適量。 將小蘿蔔切成片, 香菜切段, 沙鍋點火倒入水, 放入棒骨, 煮至開鍋後撇去浮沫;將香菇、小蘿蔔、蔥、薑放入鍋中, 小火燉20分鐘,
香濃骨頭湯
扇子骨500克, 直通骨1000克, 尾脊骨500克, 碎骨500克, 蔥結1小紮, 生薑1小塊, 黃酒50克。 將扇子骨、直通骨、尾脊骨、碎骨洗淨, 然後投入開水鍋, 燒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 將骨頭取出, 放入溫熱水中, 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 尤其是骨頭縫裡的血沫、雜質, 都要去掉。 然後將直通骨劈斷, 劈開兩片, 出盡骨髓, 放在鍋中, 用細網篩過濾原湯, 加入蔥、薑、酒, 用大火燒開, 再一次撇去浮沫, 轉小火燉至2小時後即好。
西洋菜排骨湯 清燥潤肺止咳
組成:西洋菜 500克、排骨500克、生薑 3~4片、蜜棗2枚、調料適量。
制法:將排骨用開水洗乾淨, 蜜棗洗淨、去核、稍浸泡, 西洋菜洗淨, 將各種材料放入瓦煲內, 加清水, 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30分鐘,
功效:西洋菜有清燥潤肺、化痰止咳和利尿等功效, 是治療肺熱咳嗽、鼻出血的理想蔬菜, 用它煮成的湯素有“天然清燥救肺湯”之美譽, 對慢性咽喉炎、咳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排骨含有蛋白質和豐富的鈣與磷, 對促進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及防止老年人骨質疏鬆有一定作用。 適於日常飲用或冬日打邊爐或燒烤後吃, 對肺熱咳嗽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提醒:腸胃虛弱者 別喝骨頭湯
骨頭湯當成日常飲食食用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並不適合腸胃道虛弱者。 可恰恰相反, 不少人把骨頭湯當成病人的進補佳品。
其實骨頭湯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 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都很小。 大家知道, 脂肪是不容易被腸胃消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