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輔助食療 控制慢性腸炎妙方

慢性腸炎常反復發作, 病情時輕時重, 由於病程較長, 營養丟失較多, 對患者身體消耗較大, 嚴重時由於失水、失鹽, 可以引起虛脫。

慢性腸炎經久不治, 可導致營養不良, 甚至引起營養不良性貧血, 對健康影響很大。 所以得了慢性腸炎, 除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外, 還要安排好飲食。

1.低脂、少纖維。

含脂肪太多的食物, 除不易消化外, 其滑腸作用常會使腹瀉症狀加重, 因此患者不應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 可選擇容易消化的細掛麵、燴面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 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2.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 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 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3.排氣、腸鳴過強時, 應少吃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 如土豆、紅薯、白蘿蔔、南瓜、牛奶、黃豆等。

4.慢性腸炎病人多半身體虛弱、抵抗力差, 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 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食物, 不喝酒, 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5.蘋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 有收斂止瀉作用, 慢性腸炎患者可經常食用。 現介紹幾款有止瀉作用的藥粥, 患者不妨一試。

大蒜粥:取大蒜30克, 去皮, 切碎末, 粳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粥, 早、晚溫服, 有止痢、止瀉效果。

馬齒莧粥:鮮馬齒莧90克(或幹馬齒莧30克), 加粳米100克煮粥, 早、晚服用, 可止瀉。

山藥蓮子粳米粥:山藥30克、蓮子20克、粳米100克煮粥, 早、晚服用, 有健脾和胃及止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