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長在“木頭”家庭 孩子易得抑鬱症

專題采寫: 李文

本主題案例來源及指導心理師:盧雪

近年來, 因為患抑鬱症而走入心理診室的13歲~19歲青少年有增多的趨勢。 處在花樣年華, 卻被躁鬱、抑鬱問題困擾, 這種抑鬱症年輕化的趨勢令人擔憂。 當從根源上尋找原生家庭的問題時, 心理師發現, 很多孩子的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都處在冷漠凍結的境地。 夫妻間的情感世界如木頭般麻木, 這種麻木也將孩子渴望關愛的心理世界一起埋葬了。

生長在這種缺乏情感交流的“木頭人”家庭, 該如何得到救贖呢?

案例

13歲自殘少女的問題父母

13歲花季少女小青在家人陪伴下來到心理諮詢師盧雪的診室,

進行抑鬱症的輔助心理治療。 她似笑非笑地看著牆發呆, 不與心理諮詢師眼睛接觸對視。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 小青就不怎麼和同學交往, 有時一人獨坐一隅發呆偷偷哭泣, 老師勸慰也沒有用。 有時卻和同學玩得很瘋, 興奮到完全無法自控。 此後, 小青多次割腕自殺未遂, 經常聽著非常消極灰暗的音樂入睡。 經醫院診斷, 小青患上了躁鬱症。

經過數次艱難的聊談, 盧雪從小青的成長過程, 看出了病因的端倪。 有一次, 小青告訴諮詢師, 她的父母是“木頭人”。 原來, 小青的父親經常為一點小事暴打母親, 母親則忍氣吞聲, 把家庭日常開銷承擔起來。 為減輕家庭負擔, 小青自幼寄養在家境超級富裕的舅舅家。

舅舅家的表姐因為嫉恨表妹要和自己分享食物和玩具, 時常偷偷掐她, 甚至把她打得鼻青臉腫, 舅媽卻開脫說“姐姐是和你在鬧著玩呢”。 每次回家總是看到父親毆打母親, 小青嚇得躲在床底下不敢呼吸, 幾乎要憋死過去。 這對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夫妻, 彼此之間也沒有什麼情感的交流。 小青8歲時, 母親又添了一個弟弟, 父母整天忙碌照顧年幼的弟弟和生意, 而她還是在舅媽和自己家之間流動, 看舅媽的臉色。 小青多次要求媽媽接自己回家, 但手頭已經富裕的媽媽, 則說要等店鋪開大點再回來陪伴她。

在與小青家庭成員的接觸中, 盧雪發現, 小青的奶奶是一個嚴厲、冷漠的人, 雖然同在一個屋簷下,

奶奶和父親卻甚少交流。 小青的父母和小青之間, 也甚少溫情的表露。 父親在打母親時, 經常說“你們女人對我不好, 欠揍”, 下意識在用暴力表達自己小男孩時期所遭遇的冷漠和恐懼。 小青母親則逆來順受, 照顧這個“不懂事的大兒子”, 麻木忍受著來自丈夫的暴力。 夫妻間的麻木也帶到了親子關係中, 以至於小青又一次割腕自殺時, 盧雪打電話告知在外地的小青母親, 希望她能回來, 她冷漠地說:“等幾天, 我先忙完手頭的生意。 ”

在盧雪看來, 小青其實並不想死, 而是想用自殘換來她家人的情感覺醒, 她希望自己的父母不再麻木下去。

心理師點評

小青童年早期的創傷經歷使她形成消極價值觀和負面自我評價。

她錯誤地認為如果沒有自己, 父母就不用辛苦去賺錢, 自己拖累了雙親, 認為自己是個廢物, 給家人增添了許多麻煩。 她缺乏自我認同, 空虛、懦弱、自卑的感覺使得她不得不依附於那些並沒有給予她安全和信任的成人。

從小青的案例中, 我們可以發現, 夫妻間的麻木、同理心的缺乏, 造成了小青成長過程中的依戀關係既不穩定也不安全, 對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焦慮不安, 隨時感到自己將被拋棄。 而她採取的行為策略又像一個低下的女僕, 像母親一樣可以忍受任何欺淩和謊言, 當她渴望自己的需求被滿足時, 覺得這種想法可恥, 沒有權利和理由要求父母和家人給予自己關愛。 佛洛德說:“一個人面對喪失, 將憤怒轉向自己。

”所以小青才會對自我進行無情的攻擊, 有時候依靠抑鬱的症狀來攻擊他人, 使他人內疚進而表達自我的不滿。 小青潛意識希望自殘能夠引起親人的重視。

“木頭夫妻”可嘗試EFT療法

盧雪為小青的父母展開了幾次伴侶EFT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這種治療方法也稱情緒取向治療, 源自加拿大心理學家蘇珊·詹森博士近20多年的臨床研究實證。

EFT治療整合了個人內在的情緒反應及夫妻情侶之間的人際互動模式和迴圈。 通過考察夫妻之間的系統模式、彼此的內在經驗, 以及自我感這三者是如何被喚起並創造問題夫妻的, 來找到夫妻關係問題的根源, 嘗試引導婚姻苦惱中的夫妻從絕望、負向、恐懼、僵化的內在反應轉變為積極正向、包容、瞭解、接納,

從疏遠隔離變成安全情感連接。

每對夫妻都有自己的問題, 也都需要自己的解決方案, 因此, 在這種治療方法中, 治療師更像是一個觀察者和引導者, 幫助夫妻倆找到彼此的問題, 最終自然而然地接納和體諒對方。 在使用這種方法時, 小青的父母開始幾次只是相互爭吵和抱怨, 有些夫妻甚至還會打起來。 盧雪只是靜靜觀察他們的爭執, 安靜地記筆記, 在一些環節有意引導他們說出心裡的話。 如此幾次之後, 夫妻之間相處的模式開始顯現, 在看上去充滿恨意爭吵的外表之下, 諮詢師發現隱藏著的愛的索取的聲音。 負面的相處模式開始解凍和軟化, 向著正面的模式建設, “我想我過去的確傷害了你, 但我希望你能試試看,讓我靠近你。”當走到這一步,夫妻關係就又找回了溫度。

如何避免給孩子“木頭”式的傷害

孩子童年一兩的痛苦至成年後就將轉化為一噸的痛苦。因此,父母在孩子童年期給予任何關愛都不過分,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溫和耐心的陪伴。

. 任何道理和語言都抵不過給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身體的觸摸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也是父母與幼年期的孩子建立安全和信任的關鍵期,無需抑制身心對親密的渴望。

鼓勵孩子多運動,至少要培養孩子一種運動習慣。

重心理,輕分數;輕物質,重交流。

家長老師放下權威管教姿態,點燃孩子的智慧火花,放棄填塞式被動教育。

在生活中引導孩子自愛自尊自立,當一個孩子足夠愛自己,信任自己,就不會隨意選擇放棄生命。

專家建議

李建學:資深心理諮詢師

如何接納抑鬱症孩子

孩子有抑鬱症,父母需要從自身尋找問題根源。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從麻木中找回應有的溫度。

現實中很多父母都存在問題。一種父母對孩子過於緊張和控制,習慣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孩子;另一種父母則顯得冷漠、僵化,與孩子沒有互動,也不聞不問。這兩類父母看似差異很大,但其實問題是一樣的。他們都感受不到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接受治療的同時,父母同樣需要接受諮詢。接受孩子“已經生病了”,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不是故意搗蛋,而是抑鬱症的正常症狀。不要因此去指責、打罵孩子。孩子的抑鬱多是因為悲傷不能表達,憤怒無從發洩所造成的。他們需要的是能夠多點傾聽與關懷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不同于幼兒時期,孩子們在這個階段更多需要的是自我作為獨立個體被尊重,父母不應以愛的名義控制和限制孩子的發展。

夫妻之間關係的和諧,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石。夫妻之間溫情的維繫,首先需要的是尊重並理解彼此的差異,不要老想著要改變對方。此外,夫妻要懂得經常表達對彼此的關愛,尤其要在孩子面前表達。夫妻也要經常向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達關愛。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和女性所需要的愛的表達不盡相同。我們在表達愛時,是去滿足對方的需要。所以,丈夫應該滿足妻子想要聽到讚美的需要,多留意細節,在生日、紀念日上用點心思,從而讓妻子感受到自己對她的在乎。而妻子也應該瞭解,多數男人更渴望的是被欣賞,不妨多流露出對他的崇拜之情。 但我希望你能試試看,讓我靠近你。”當走到這一步,夫妻關係就又找回了溫度。

如何避免給孩子“木頭”式的傷害

孩子童年一兩的痛苦至成年後就將轉化為一噸的痛苦。因此,父母在孩子童年期給予任何關愛都不過分,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溫和耐心的陪伴。

. 任何道理和語言都抵不過給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身體的觸摸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也是父母與幼年期的孩子建立安全和信任的關鍵期,無需抑制身心對親密的渴望。

鼓勵孩子多運動,至少要培養孩子一種運動習慣。

重心理,輕分數;輕物質,重交流。

家長老師放下權威管教姿態,點燃孩子的智慧火花,放棄填塞式被動教育。

在生活中引導孩子自愛自尊自立,當一個孩子足夠愛自己,信任自己,就不會隨意選擇放棄生命。

專家建議

李建學:資深心理諮詢師

如何接納抑鬱症孩子

孩子有抑鬱症,父母需要從自身尋找問題根源。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從麻木中找回應有的溫度。

現實中很多父母都存在問題。一種父母對孩子過於緊張和控制,習慣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孩子;另一種父母則顯得冷漠、僵化,與孩子沒有互動,也不聞不問。這兩類父母看似差異很大,但其實問題是一樣的。他們都感受不到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接受治療的同時,父母同樣需要接受諮詢。接受孩子“已經生病了”,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不是故意搗蛋,而是抑鬱症的正常症狀。不要因此去指責、打罵孩子。孩子的抑鬱多是因為悲傷不能表達,憤怒無從發洩所造成的。他們需要的是能夠多點傾聽與關懷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不同于幼兒時期,孩子們在這個階段更多需要的是自我作為獨立個體被尊重,父母不應以愛的名義控制和限制孩子的發展。

夫妻之間關係的和諧,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石。夫妻之間溫情的維繫,首先需要的是尊重並理解彼此的差異,不要老想著要改變對方。此外,夫妻要懂得經常表達對彼此的關愛,尤其要在孩子面前表達。夫妻也要經常向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達關愛。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和女性所需要的愛的表達不盡相同。我們在表達愛時,是去滿足對方的需要。所以,丈夫應該滿足妻子想要聽到讚美的需要,多留意細節,在生日、紀念日上用點心思,從而讓妻子感受到自己對她的在乎。而妻子也應該瞭解,多數男人更渴望的是被欣賞,不妨多流露出對他的崇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