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偏食不曬太陽 骨質疏鬆年輕化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薛耀明教授

骨質疏鬆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

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女性為20.7%, 男性為14.4%;6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明顯增高, 女性尤為突出。 雖說它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骨骼疾病, 但臨床發現骨質疏鬆越來越年輕化。 專家表示, 這主要與飲食不均衡、少曬太陽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預防骨質疏鬆也要從調整生活方式、補充鈣劑、維生素D等入手。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馮馮

絕經後女性最高發

骨質疏鬆症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 是一種以骨量低, 骨組織微結構損壞, 導致骨脆性增加, 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骨骼疾病。 早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女性為20.7%,

男性為14.4%;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明顯增高, 女性尤為突出, 其中絕經後的女性最高發, 有研究顯示, 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 超過四成女性“骨脆脆”, 三分之一會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

“但臨床上有一個需要注意的現象, 那就是骨質疏鬆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薛耀明教授介紹, 排除那些由於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骨質疏鬆, 原發性骨質疏鬆的患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偏食, 有些人為了養生, 或者一些女性為了減肥, 只吃素食不吃肉, 導致骨骼中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和鈣, 骨量丟失嚴重, 骨質疏鬆提前。 第二是因為很多愛美人士怕曬黑,

很少曬太陽, 出門不是打傘就是坐車, 皮膚接觸不到光照, 不能合成維生素D, 導致骨質疏鬆提前。 第三是喝酒, 有些男士經常應酬喝酒, 也會造成鈣的吸收差一些。

DXA是診斷的金標準

骨質疏鬆性骨折(或稱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 國內基於影像學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 50歲以後椎體骨折的患病率隨增齡而漸增, 8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可高達36.6%。 女性一生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40%)高於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 男性一生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13%)高於前列腺癌。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害巨大, 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生髖部骨折後1年之內, 20%患者會死于各種併發症, 約50%的患者致殘, 生活品質明顯下降。 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病人, 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約有50%的人在出現一次骨質疏鬆骨折後還會再遭受第二次骨折。

如何早期發現骨質疏鬆?

薛耀明表示, 那就是定期測量骨密度, 一般人群建議40歲以後就要開始測量骨密度, 喝酒、偏食、少曬太陽等人群更可以把測量提前。 目前臨床常用的骨密度測量方法有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DXA)、定量電腦斷層照相術(QCT)、定量超聲等, 其中DXA是公認的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金標準。

運動療法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必須強調的是, 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 ”薛耀明介紹,

目前我國骨質疏鬆症診療率在地區間、城鄉間還存在顯著差異, 整體診治率均較低。 即使患者發生了脆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率也僅為2/3左右, 接受有效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者尚不足1/4。

“這種情況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薛耀明介紹, 目前臨床骨質疏鬆症的治療主要是“開源節流”。

“開源”就是使用促成骨細胞活性的藥劑, 作用是幫助患者“長新骨”。 通常適用於骨量已經較為低下的患者, 或具有骨折高發風險的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治療。 “節流”是使用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藥劑, 用於抗破骨細胞, 減緩骨質的流失, 幫助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展進程。 對比“開源節流”, 治療嚴重骨質疏鬆, 骨折高發風險的病人, 真正重要的還是“開源”。

除了吃藥治療外, 運動療法也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治療方法, 其簡單實用, 不僅可增強肌力與肌耐力, 改善平衡、協調性與步行能力, 還可改善骨密度、維持骨結構, 降低跌倒與脆性骨折風險等。 薛耀明介紹, 運動療法需遵循個體化、循序漸進、長期堅持的原則。 治療性運動包括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抗阻運動(如負重練習)、衝擊性運動(如體操、跳繩)、振動運動(如全身振動訓練)等。 我國傳統健身方法太極拳等可增加髖部及腰椎骨密度, 增強肌肉力量, 改善韌帶及肌肉、肌腱的柔韌性, 提高本體感覺, 加強平衡能力, 降低跌倒風險。 運動鍛煉要注意少做軀幹屈曲、旋轉動作。

預防:每天喝牛奶補充維D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專家表示, 具體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1)加強營養,均衡膳食: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g/kg,並每天攝入牛奶300ml。

(2)充足日照:建議11:00~15:00在陽光下曬15~30分鐘,每週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儘量不塗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

(3)規律運動:建議進行有助於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如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

(4)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

(5)儘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6)補充鈣劑: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盡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飲食中鈣攝入不足時,可給予鈣劑補充。

(7)補充維生素D: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個單位;65歲及以上老年人推薦攝入量為600單位。 具體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1)加強營養,均衡膳食: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g/kg,並每天攝入牛奶300ml。

(2)充足日照:建議11:00~15:00在陽光下曬15~30分鐘,每週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儘量不塗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

(3)規律運動:建議進行有助於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如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

(4)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

(5)儘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6)補充鈣劑: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盡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飲食中鈣攝入不足時,可給予鈣劑補充。

(7)補充維生素D: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個單位;65歲及以上老年人推薦攝入量為600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