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茯苓與茯神功能的區別

茯苓和茯神是一種藥物, 并不是兩種不同的藥物, 只是兩者說法不同, 但是藥物種類是完全一樣, 都是可以起到鎮靜作用, 當人們在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就可以去服用這種藥物, 就可以讓心情得到很好的平靜, 一般來說是不含有任何的毒素, 也是比較溫和的滋補方式, 不會有強烈刺激。

鎮靜作用。 實驗動物用茯神10-20g/kg灌胃后, 進入安靜欲睡狀態, 但無睡眠現象;對于苯甲酸鈉咖啡因興奮之小鼠, 以茯神煎劑5g/kg作腹腔注射, 能使其鎮靜, 鎮靜率為90%, 鎮靜指數3.11;若改用20g/kg灌胃, 則鎮靜率為85.7%, 鎮靜指數1.64。

【性味】甘淡, 平。

①《別錄》:平。

②《藥性論》:味甘, 無毒。

③《藥品化義》:味甘淡, 性微溫。

【歸經】入心、脾經。

①《藥品化義》:入心、脾二經。

②《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大陰脾經。

③《要藥分劑》:入心經, 兼入肝經。

【功用主治-茯神的功效】寧心, 安神, 利水。

治心虛驚悸, 健忘, 失眠, 驚癇, 小便不利。

①《別錄》:療風眩, 風虛, 五勞, 口干。

止驚悸, 多恚怒, 善忘。

開心益智, 養精神。

②《藥性論》:主驚癇, 安神定志, 補勞乏;主心下急痛堅滿, 小腸不利。

③《本草再新》:治心虛氣短, 健脾利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15~25克;或入丸、散。

1、治心神不定, 恍惚不樂:茯神100克(去皮), 沉香25克。

并為細末, 煉蜜丸, 如小豆大。

每服三十丸, 食后人參湯下。

(《百一選方》朱雀丸)

2、治心虛血少, 神不守舍, 多驚恍惚, 睡臥不寧:人參(去蘆頭)、茯神(去木)、黃耆(蜜炙)、熟干地黃(洗, 焙)、當歸(洗, 焙)、酸棗仁(去皮, 炒)、朱砂(別研, 一半入藥, 一半為衣)。

上件各等分, 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煎人參湯下。

(《楊氏家藏方》茯神丸)

3、治虛勞煩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參各50克, 酸棗仁(炒, 去皮, 別研)250克。

上三味粗搗篩。

每服15克, 以水一盞, 入生姜半分, 拍碎, 煎至七分, 去滓, 空腹溫服, 日二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