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多久可以趴著

寶寶是父母心中的心頭寶, 對於新生嬰兒顯得特別的關心, 害怕小時候的舉動會影響他們的未來, 新生兒多久可以趴著, 想必這是很多剛為人父母最大的疑問吧, 如果你也對新生兒多久可以趴著睡有困惑, 那就看看下面的說明吧, 相信你會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新生兒多久可以趴著

1、當寶寶用肚子在趴著的時候,作為父母要看著他們一邊玩一邊監督。 要知道,寶寶用她的背部躺著,有助於防止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發生。 同時,她也需要花一些時間來使自己清醒,而她的肚子上、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發展也是需要的。

2、寶寶趴著的時間其實可以從出生後就開始進行。 而一名兒科醫生肯定的說,應該從寶寶一個月後再進行。

3、對於最初的幾個星期裡,你可能要延遲趴著的時間,直到她的臍帶殘端脫落。 只要你的寶寶感到舒適就好。 不過,你可以放心地把她放在你的肚子上讓她打瞌睡。

4、一些兒科醫生建議寶寶趴上5分鐘或10分鐘就可以。 一天一次就足夠寶寶玩的了。 還有人說,你不必擔心設置時間量。 其實關於這個也沒有一套準則。

5、所謂“三翻六坐八爬爬”,三個月開始,寶寶就可以翻動身體。 能在寶寶的身體發育階段,多給他們趴著的機會,有利於寶寶頸、背和軀幹肌肉的鍛煉,還可以讓他們用不同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

寶寶滿月後應多趴著

剛出生的小嬰兒頸部肌肉沒有收縮能力,仰躺能起到保護作用。 但滿月以後,寶寶就不能一直仰面朝天了。

此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幫寶寶做一些平衡鍛煉,第一個要練的動作就是抬頭。 抬頭,不僅可以鍛煉寶寶頸部、胸部、背部的肌肉,還能增加肺活量,預防呼吸道疾病,對早期的視覺發育也有益。

訓練的關鍵在於讓孩子呈俯臥的姿勢趴著,主動刺激其抬起頭部。 滿月後,父母可以適當讓寶寶趴一會兒,每次半分鐘,每天1-2次。 同時用帶響聲的搖鈴、紅色球等玩具在頭部前上方吸引他,抬頭高度以讓寶寶的面部剛好離開床面或下巴離開床面2.5釐米為宜。

2個月後,俯臥時間可適當延長,下巴離開床面的高度也能達5-7.5釐米了。 這時可以把寶寶放在一張較硬的床上趴一趴,每天2—4次,每次1分鐘左右,同時輔助孩子做一些翻身鍛煉。

但家長注意不要讓被子捂住孩子的嘴,翻身時也不要心急,要讓寶寶感覺自然、舒服。

3-4個月時,寶寶頸部的肌肉也變得更加強壯,可以逐漸支撐前半身,挺起胸部,腦袋抬起和床面可達90度,時間也越來越長。 媽媽可以鼓勵和誘導其多練習抬頭,比如讓寶寶趴在床上,媽媽身體一邊慢慢往後仰,一邊說著“寶寶抬頭”,讓寶寶自然將頭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