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骨髓是查什麼
抽骨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骨髓穿刺, 是一種在臨床醫學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檢查方式。 通過骨髓穿刺, 可以檢測出各種疾病, 尤其是對於血液病患者的確診, 是有著極大的意義的。 骨髓穿刺是有著一定的步驟和方法的。 下面, 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骨髓穿刺的適應症、操作方法等相關知識。
一、適應證
1.各種血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隨訪。
2.不明原因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或減少及形態學異常。
3.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可作骨髓培養, 骨髓塗片找寄生蟲等。
二、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選擇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後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 此處骨面較平, 容易固定, 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後上棘: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處骨髓含量豐富, 當上述部位穿刺失敗時, 可作胸骨柄穿刺, 但此處骨質較薄, 其後有心房及大血管,
2.體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時取仰臥位。 髂後上棘穿刺時應取側臥位。 腰椎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臥位。
3.常規消毒皮膚, 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 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直至骨膜。 做"品"字形多點麻醉。 等待2min左右, 使骨膜得到充分的浸潤和麻醉。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 肥胖者可適當放長, 胸骨柄穿刺約1.0cm), 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 右手持針於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柄穿刺, 穿刺針與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 當穿刺針接觸到骨質後則左右旋轉, 緩緩鑽刺骨質, 當感到阻力消失,
5.用乾燥的20ml注射器, 將內栓退出1cm, 拔出針芯, 接上注射器, 用適當力度緩慢抽吸, 可見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內, 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為宜, 取下注射器, 將骨髓液推於玻片上, 由助手迅速製作塗片5~6張,
6.如需作骨髓培養, 再接上注射器, 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養液內。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 可能是針腔被皮膚、皮下組織或骨片填塞, 也可能是進針太深或太淺, 針尖未在髓腔內, 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 稍加旋轉或再鑽入少許或再退出少許, 拔出針芯, 如見針芯上帶有血跡, 再行抽吸可望獲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 插入針芯, 輕微轉動拔出穿刺針, 隨將消毒紗布蓋在針孔上, 稍加按壓, 用膠布加壓固定。
三、注意事項
1.穿刺針進入骨質後避免擺動過大, 以免折斷。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進針, 不可用力過猛, 以防穿透內側骨板。
3.抽吸骨髓液時, 逐漸加大負壓, 作細胞形態學檢查時, 抽吸量不宜過多, 否則使骨髓液稀釋, 但也不宜過少。
4.骨髓液抽取後應立即塗片。
5.多次幹抽時應進行骨髓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