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腕管綜合征是小手術嗎

手腕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關節部位, 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手腕出現任何問題的話, 會影響到手腕的正常使用功能。 但是由于人們長期使用手腕不注重對手腕的保護, 也有少部分人患上了腕管綜合癥, 針對這種疾病需要及時手術治療。 那么腕管綜合癥切開手術會是小手術嗎?

腕管綜合癥的切開減壓手術是比較小的, 手術在門診就可以完成, 一般費用在1000元左右。 術后2-3天換藥, 兩周的時間切口正常愈合后就可以拆線。 術后需要服用一些抗炎的藥物治療, 防止切口感染。 另外需要服用甲鈷胺和威力坦, 營養神經還有消除水腫, 對于病情的恢復是有一定幫助的。 在此期間需要進行功能鍛煉, 否則容易導致肌腱黏連。

腕管綜合征是神經受壓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 1909年Hun首先報道, 在中老年婦女發生較多, 主要表現在腕關節處正中神經受壓, 出現其支配區域的拇、示、中指麻木, 嚴重者可有大魚際肌無力及萎縮。

腕管系一封閉的骨-纖維鞘管, 其背面(深面)為月骨、頭狀骨、小多角骨。 橈側為舟骨、大多角骨。 尺側為豌豆骨、鉤骨, 淺面為腕橫韌帶覆蓋。 管內有拇長屈肌、指深、淺屈肌九條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 腕管內通過的組織排列非常緊密, 而構成腕管的組織又缺乏彈性, 任何原因引起的腕管內壓力增高, 均可使正中神經受壓于腕橫韌帶的近側緣而產生臨床癥狀。 大多數原因不清, 可能與內分泌改變有關。 此外, 腕管內腱鞘囊腫、脂肪瘤等新生物壓迫、腕部骨折脫位,

改變了腕管形狀及減少腕管原有容積, 也可引起癥狀。 早期可出現橈側3個手指不適或刺痛, 疼痛有時向肘、肩部放射, 以夜間為甚, 有些病人可產生運動障礙癥狀, 如拇指無力, 動作笨拙不靈, 甚至某些精細動作無法進行, 重者可有大魚際肌萎縮, 正中神經支配區感覺遲鈍, 但感覺完全喪失者較少。 屈腕試驗及Tinel征陽性率較高, 可行兩側對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