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老生病反而更健康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種說法, 平時有些小病小痛的人, 比起那些平時沒有任何毛病的人更健康, 也就是常說的“小病不斷, 大病不來”。 小病真的是福麼?專家表示, 這樣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只不過常生小病的人更易發現重大疾病的早期信號, 不讓小病拖成大病。

對於這樣的說法, 比較流行的“解釋”是因為經常小病小痛能“調動人體免疫系統, 提高機體免疫細胞對非正常細胞的識別率”。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主任王東旭認為, 一些小病小痛, 比如感冒確實能調動免疫細胞抵抗病毒, 但並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

“經常小病可以讓免疫系統更加活躍”。 事實上, 經常感冒發燒的人往往表明本身的免疫功能差, 患大病的幾率大。 比如經常胃疼、容易拉肚子的病人, 腸胃功能不好, 很可能患有慢性胃腸疾病。 平時不經常生病, 恰恰說明免疫力好, 臟器功能強。 “免疫力差比免疫力好的人還更健康?這明顯是謬論。 ”

有的人小病不斷, 有的人卻看似“皮實”, 這不僅與個人體質有關, 還與個人對疾病關注度和敏感度有關。 “有的人有一點不舒服就想著, 有的人大大咧咧, 就容易忽略一些疾病信號, 覺得小病沒事, 就忽視了身體上的不舒服。 ”

不過王東旭認為, 經常生病的人, 願意多跟醫生交流, 遵從醫囑, 防止病變, 從健康管理來看有一定道理。

但並不是說經常生病免疫力就更強。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 雲南省首批老中醫、中國老年學會老年醫學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喻安書教授認為, 主要是因為平時經常生病的人, 會更加關注健康問 題, 能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輕微變化,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而經常不生病的人, 往往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很好, 不愛檢查身體, 忽視身體的輕微不適, 這就給重病造成 可乘之機。 往往到了大病才當回事, 導致預後不如那些一有小病小痛就早發現的人群。

這也提醒那些總認為身體棒棒的人群, 不要忽視感冒發燒、腹瀉這樣的小毛病, 敏銳地發現它是不是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