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空調中細菌多 注意深層清潔

常聽人抱怨, 一到使用空調的季節就感覺不舒服, 頭暈乏力, 去醫院檢查, 也沒查出什麼毛病, 這是怎麼回事?今天下午,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公佈他們進行的空調病毒櫥窗實驗結果, 為“空調病”的形成做一個詳解。 記者也對空調清洗市場進行了一番調查, 發現價格不一、洗劑酸性、推銷換氟、沒有國標等亂象叢生。

空調噴出病原體

沒洗過的空調究竟有多髒?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主任、教授宋偉民和同事們選了一台使用三年多, 今年尚未清洗過的家用壁掛式空調。

打開空調蓋, 肉眼就可以看到, 露出的過濾網上蒙著厚厚一層灰。 卸下過濾網, 露出的空調散熱片乍看可能灰塵不多, 但若用棉簽刮、用紙巾擦, 可以刮出黑灰色的絮泥狀物, 甚至散熱片的污染遠高於過濾網。 宋偉民分別在同一台空調的過濾網和散熱片上取樣, 將收集好的樣本放入培養皿進行細菌培養並計數。 72小時後, 試驗結果顯示, 空調過濾網上的黴菌總數為每平方釐米650個, 細菌總數為每平方釐米270個;散熱片上的黴菌總數每平方釐米為 1110個, 細菌總數為3100個。

宋偉民說:“空調運轉時, 散熱片上的大量病原體從出風口噴出, 彌漫到室內每個角落, 人長時間呆在空調環境內, 就會感到頭暈、乏力、免疫力下降, 嚴重者會罹患呼吸道傳染疾病等。

散熱片含大量細菌

散熱片上的黴菌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宋偉民教授通過實驗還原了空調散熱片上黴菌的生長狀態。 在一個大型透明玻璃體裡, 放置一台沒有經過清洗、正在工作的空調, 在玻璃體的一面, 用細菌和真菌培養液書寫“空調污染”四個大字, 在適宜的溫度與濕度狀態下, 這四個大字上很快長滿了黴菌。 這證明空調散熱片含有大量細菌, 細菌會伴隨空調運轉被吹到空氣中。

為對比空調清洗前後的污染程度, 看到消毒空調散熱片前後的菌群變化, 宋偉民教授等進行了一項清洗實驗。 關閉空調電源, 卸下過濾網, 用清水洗淨;對散熱片表面污垢取樣。 從超市購買專用的空調清洗劑,

均勻噴灑在散熱片上。 靜置10至15分鐘, 安裝好空調, 打開電源。 此時, 可以看到排汙管排出黑色污水。 40分鐘後, 關閉空調, 重新對散熱片取樣。

72小時後, 可看到散熱片清洗前的樣本, 黴菌培養皿中長出大片黴斑, 黴菌含量每平方釐米2163.04個;細菌培養皿中, 可看到底部呈漿糊狀, 其中佈滿淡黃色細小顆粒, 細菌含量每平方釐米2599個。 在清洗後的黴菌和細菌培養皿基本是透明的, 黴菌含量每平方釐米為9個, 細菌含量每平方釐米40個。

網友做“空調病”實驗

宋偉民教授告訴記者, 在網上有不少網友針對“空調病”進行過多項實驗, 雖然有不夠嚴謹的部分, 但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如“空調72小時吹黴一碗米飯”, 有網友取兩碗等量的白米飯, 置於壁掛式空調下的桌子上,

其中一碗蓋好。 此時關閉門窗, 打開空調。 72小時後, 蓋好的米飯只是略有變色, 但敞露於空調下的那碗米飯, 已經長毛, 出現大片黴斑。

有網友進行了一項 “空調污染威脅肌膚健康”的實驗, 將兩面乾淨的鏡子分別塗上相同面積的含凡士林的面霜, 一面置於空調出風口, 一面置於室內的其他位置。 24小時後, 對比發現, 置於空調出風口鏡子上的面霜沾滿了更多灰塵, 原本透明的凡士林變得渾濁, 甚至變色。

空調成PM2.5重要來源

空調上的髒東西究竟有多“毒”?據專業機構對上海、北京、深圳進行實地家用空調入戶調研發現, 88%的空調散熱片細菌總數超標, 84%的空調散熱片黴菌總數超標, 空調散熱片中檢出細菌最高可達91259個/cm2,

超過標準(每平方釐米細菌總數≤100個)近40倍, 最嚴重的超標高達近百倍。

我國相關部門曾對全國60多座城市的空調系統風管積塵量和積塵細菌含量進行檢測發現, 存在嚴重污染的空調風管占47.11%, 中等污染的占 46.17%, 合格的僅占6.12%。

宋偉民教授說, 散熱片位於空調過濾網後邊, 是空調的主要部件之一, 在運轉過程中容易積累灰塵、滋生細菌;過濾網可以有效阻擋灰塵, 但對細菌就無能為力。 當散熱片上的細菌通過空調風進入室內, 室內空氣也會遭到污染。 空調污染的罪魁禍首是空調散熱片, 除一般細菌外, 空調內部還“蝸居”著大量軍團菌、蠟樣芽孢桿菌、黴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工作, 容易感覺頭暈、乏力,

並引發感冒、發燒、呼吸道感染、過敏性肺炎等疾病。

“在我們的檢測中證實, 大多數家庭的空調積塵中細菌、黴菌超標, 最嚴重的家庭細菌數量超過商場中央空調的50倍。 加上空調較少清洗, 使用幾年後就成為PM2.5重要來源。 ”宋偉民說。

家用空調不能自行拆洗

在百度上輸入 “上海 空調清洗”等字樣, 會跳出一長串空調清洗的商家。 記者隨意選擇兩家撥打電話, 諮詢清洗價格, 一家回答:“最低一百五十元。 ”另一家則回答:“三百元。 ”價格差異如此明顯, 記者發現楊浦區某社區外還有打著“空調清洗”字樣的流動攤販, 表示使用 “自製洗劑”, 價格竟只要“五十元”。

上海家化家安家居環境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張世新告訴記者, 夏季到來前, 他曾花了260元請了一家號稱“專業”的清洗機構上門清洗了一台家用空調。工作人員上門後,他發現,花了這些錢,幾乎只是給空調洗了個“冷水澡”。 “他們只是對空調外殼表面以及過濾網進行清洗,而最會藏汙納垢的散熱片等根本沒清洗。 ”

家住徐匯區的吳小姐告訴記者,她在網上“貨比三家”,找到一家空調清洗的機構,對方開價200元,她認為比較適中。 “他們帶來了據說效果很好的自製洗劑,清洗得看起來還比較乾淨。但很快我發現另有貓膩,他們建議更換空調的氟利昂,說是現在清洗後仍不能達到理想的製冷效果。 ”吳小姐在考慮再三後,沒有答應更換氟利昂,而是找到了空調原廠家上門維修,雖然出了一筆上門費,但原廠家明確告示:“沒有必要更換。 ”

那麼這些自製洗劑是否值得信任呢?對於這一點,大金空調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俊傑則表示:“很多馬路攤販使用的清洗劑很可能用的是酸性有腐蝕性的溶液,看起來洗得乾淨,其實會對蒸發器鋁片等產生強大腐蝕,最終影響到它們的使用壽命。 ”陳俊傑說,事實上,只有中央空調或家用中央空調需要專業清洗,一般的家用空調根本不需要。 “我們建議每年起碼要在夏季到來之前進行一次中性洗劑的清洗,只要使用正規商家生產的專業空調消毒清洗劑,自己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效果就會很好。 ”他表示,很多消費者都沒有注意到,購買空調時裡面的使用說明書大多有清洗操作的指南,最主要針對的就是熱交換器即空調散熱片。

張世新表示,家用空調不能自行拆洗,必須原位清洗才能保證使用安全,不能相信一些馬路攤販的大型拆洗,很可能會造成空調的使用損害。 “目前除了中央空調外,家用空調清洗根本沒有嚴格規定下的國家標準,對清洗機構的資質沒有一個相應的資格認定,這也造成了這一市場的混亂。 ”

支招

自己動手可深層清潔

由於一般家庭用空調都沒有自動清潔功能,需要手動清潔。很多家庭只是把過濾網罩拆下來清洗一下,就算洗過空調了,對於散熱片,用濕布擦、用刷子刷一下,就算結束。但是,由於空調散熱片不可拆卸,構造特殊,僅靠濕布和刷子是沒有用的,還容易損壞散熱片。

只要使用正規空調消毒劑,自己動手就可以對空調作 “深層清潔”。市民選用產品需注意是否具備 “國家衛生部消毒產品證號”,此外是否具備“旋淨芯”等清除技術也十分重要。

張世新建議市民採用如下步驟,一是關閉空調電源,拔去插頭,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接著打開空調表面面板,取下過濾網、空氣淨化篩檢程式(部分空調具備,參閱空調說明書),露出散熱片;將空調清洗劑離散熱片約5cm處,按上下順序對整個散熱片進行噴洗;最後,在噴洗結束後等候15分鐘左右,將過濾網裝上後,再運轉空調製冷程式15-30分鐘,污水會自動隨排水管排出。

至於多久洗一次,原則上是每年在換季時節、空調首次開機前都應該進行徹底的清潔與消毒,但在空調使用頻繁月份,由於人們可能會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甚至還需要每月一次定期對空調進行清潔。由於散熱片上的污垢和病菌被清除,空調製冷效果也會更好。

除了解決空調污染的源頭之外,空調使用期間,空調房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他曾花了260元請了一家號稱“專業”的清洗機構上門清洗了一台家用空調。工作人員上門後,他發現,花了這些錢,幾乎只是給空調洗了個“冷水澡”。 “他們只是對空調外殼表面以及過濾網進行清洗,而最會藏汙納垢的散熱片等根本沒清洗。 ”

家住徐匯區的吳小姐告訴記者,她在網上“貨比三家”,找到一家空調清洗的機構,對方開價200元,她認為比較適中。 “他們帶來了據說效果很好的自製洗劑,清洗得看起來還比較乾淨。但很快我發現另有貓膩,他們建議更換空調的氟利昂,說是現在清洗後仍不能達到理想的製冷效果。 ”吳小姐在考慮再三後,沒有答應更換氟利昂,而是找到了空調原廠家上門維修,雖然出了一筆上門費,但原廠家明確告示:“沒有必要更換。 ”

那麼這些自製洗劑是否值得信任呢?對於這一點,大金空調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俊傑則表示:“很多馬路攤販使用的清洗劑很可能用的是酸性有腐蝕性的溶液,看起來洗得乾淨,其實會對蒸發器鋁片等產生強大腐蝕,最終影響到它們的使用壽命。 ”陳俊傑說,事實上,只有中央空調或家用中央空調需要專業清洗,一般的家用空調根本不需要。 “我們建議每年起碼要在夏季到來之前進行一次中性洗劑的清洗,只要使用正規商家生產的專業空調消毒清洗劑,自己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效果就會很好。 ”他表示,很多消費者都沒有注意到,購買空調時裡面的使用說明書大多有清洗操作的指南,最主要針對的就是熱交換器即空調散熱片。

張世新表示,家用空調不能自行拆洗,必須原位清洗才能保證使用安全,不能相信一些馬路攤販的大型拆洗,很可能會造成空調的使用損害。 “目前除了中央空調外,家用空調清洗根本沒有嚴格規定下的國家標準,對清洗機構的資質沒有一個相應的資格認定,這也造成了這一市場的混亂。 ”

支招

自己動手可深層清潔

由於一般家庭用空調都沒有自動清潔功能,需要手動清潔。很多家庭只是把過濾網罩拆下來清洗一下,就算洗過空調了,對於散熱片,用濕布擦、用刷子刷一下,就算結束。但是,由於空調散熱片不可拆卸,構造特殊,僅靠濕布和刷子是沒有用的,還容易損壞散熱片。

只要使用正規空調消毒劑,自己動手就可以對空調作 “深層清潔”。市民選用產品需注意是否具備 “國家衛生部消毒產品證號”,此外是否具備“旋淨芯”等清除技術也十分重要。

張世新建議市民採用如下步驟,一是關閉空調電源,拔去插頭,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接著打開空調表面面板,取下過濾網、空氣淨化篩檢程式(部分空調具備,參閱空調說明書),露出散熱片;將空調清洗劑離散熱片約5cm處,按上下順序對整個散熱片進行噴洗;最後,在噴洗結束後等候15分鐘左右,將過濾網裝上後,再運轉空調製冷程式15-30分鐘,污水會自動隨排水管排出。

至於多久洗一次,原則上是每年在換季時節、空調首次開機前都應該進行徹底的清潔與消毒,但在空調使用頻繁月份,由於人們可能會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甚至還需要每月一次定期對空調進行清潔。由於散熱片上的污垢和病菌被清除,空調製冷效果也會更好。

除了解決空調污染的源頭之外,空調使用期間,空調房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