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39解讀核輻射飄向中國後的謠言

自3月11日日本強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來, 核輻射的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日, 在我國上海、天津、重慶、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廣東、廣西、四川、陝西、寧夏部分地區空氣中監測到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在經歷過鹽價哄抬, 瘋狂搶鹽後, 人們看到這則新聞總會感到心中有些不安。 面對這場世界性的災難, 如何理智應對、有效防護, 而不盲目跟風呢?小編帶你一一解讀。

福島核輻射危害有多大?

核輻射即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中產生電離輻射,

它能破壞人體組織, 導致基因突變、組織損傷等。 目前在核電廠附近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是銫和碘, 專家認為很可能也有氮和氬的泄出。 放射性碘主要損害甲狀腺, 引發甲狀腺癌等疾病, 放射性銫則主要導致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 而放射性氮的半衰期很短, 因此對人體的影響不大, 放射性氬也對身體無害。 前陣子關於3號機組使用的MOX燃料中放射性鈈具有劇毒的說法很是盛行, 不過如今也被科學揭穿了真面目, 而且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跡象顯示鈾或鈈洩漏。

儘管核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巨大, 但其造成的損害卻取決於暴露於輻射中的時間及輻射強度。 據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資料, 世界人均天然輻射本底劑量是2.4mSv/年,

當全身照射劑量大於1Sv時, 才會出現急性放射病等健康效應, 而一次性遭受4Sv放射劑量則可能致死。 儘管福島核事故中已有放射性物質釋放, 但並未達到如此高的輻射水準, 且輻射峰值也不會持久。 其中人們關心的核輻射的擴散範圍, 主要取決於風速、風向及其他氣候條件, 且隨著與輻射中心的距離的增加, 輻射強度也會逐漸衰減。 據環境保護部3月30日18:00繼續發佈的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即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 監測結果匯總圖中綠色曲線代表監測值, 藍色柱體代表天然本底水準, 綠色曲線均在藍色柱體範圍內。 監測結果表明:目前我國環境輻射水準仍在本底範圍內,
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這樣看來, “未雨綢繆”並非最好的選擇, 聰明的做法應是密切關注國家輻射監測網路發佈的資料, 一旦超標再採取相應措施。

遭遇核輻射時的正確防護

一、早期防護措施:

早期是指核輻射事件發生後的1-2天內, 此期可採用的防護措施有:

1.隱蔽:隱蔽指停留或進入室內, 關閉門窗及通風系統。 在突發事件的早期和中期, 隱蔽是主要防護措施之一, 鉛板、鋼板或牆壁都能有效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 大多數建築物可使建築物內的人員吸入劑量降低一半, 但值得注意的是, 隱蔽時間一般不應超過2天, 這是因為隱蔽一段時間至煙塵通過後, 室內空氣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會上升,

此時通風顯得非常重要, 可使室內空氣中放射性濃度降低至室外較清潔的水準。

2.呼吸道防護:進入空氣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嚴重的地區時, 要對五官嚴防死守。 用濕毛巾、布塊等捂住口鼻, 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質劑量減少約90%。

3.體表防護:可利用各種日常服裝, 包括眼鏡、帽子、圍巾、雨衣、手套、靴子等, 以減少體表放射性污染。

4.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後的補救措施:應立即清除污染, 最好的方法是用溫水淋浴, 並將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脫下, 密封於塑膠袋中, 放在遠離生物的安全之處, 直到以後有時間再進行監測或處理。

5.放射性散佈事件的應對:出現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空氣流時, 切忌不能迎著風, 也不能順著風跑,

應儘量往風向的側面躲, 並迅速進入建築物內隱蔽;如果下雨, 則應在第一個24小時內呆在室內, 並關閉門窗。

6.服用穩定性碘:事故發生前或在遭受核輻射後立即服用碘化鉀可使甲狀腺的碘含量達到飽和, 以避免其對放射性碘的吸收。 但是, 碘片的服用需要在相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隨意服用可能導致碘超標, 造成甲狀腺腫大等疾病。 而含碘量較低的藥物, 對防輻射並無作用。 塗碘酒防輻射的做法則是無稽之談, 碘必須內服才能在甲狀腺中富集, 否則毫無作用。 中國疾控中心也對服碘發表了聲明:碘片的服用要根據政府的指示, 只有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後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 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

7.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會沉積在食物表面, 使其帶有放射性。 但包裝嚴密的食物則不會受到核污染。

8.撤離:若事故嚴重, 需要居民撤離污染區, 應聽從有關部門的命令, 有組織、有秩序地撤離到安全地點。

二、中期防護措施:

中期是指事件得到控制後幾天到幾個月的時間, 此期的主要特點是不可控制的大氣釋放已停止, 但已有大量放射性物質沉積於地面。 因此, 主要的輻射來源於沉積於地面的放射性物質造成的外照射, 以及食入污染食品後的內照射。 此時, 對個人而言除了可考慮中止呼吸道防護外, 其他的早期防護措施可繼續採取, 但在食物及飲水方面還應提高警惕, 因為到核事故中後期, 放射性物質沉積于土壤、水源中,並進入生長在其中的生物體內,因此,應控制進出口通路,對輻射超標地區的食物進行嚴格檢疫,當其放射性濃度超標時則應禁止或限制食用。

此外,由於重大災難易引起人們的恐懼心理,尤其是那些直接捲入災難或喪親、財產損失的倖存者,更易產生心理障礙,因此,應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指導,為其安排心理治療。

三、睌期防護措施:

晚期也即恢復期,可能持續幾月到幾年的時間,此期的特點是長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已進入環境和食物鏈中,主要的輻射途徑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懸浮物質的吸入引起的內照射。因此,在防護方面,仍應加強控制進出口通路、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儲存飼料,進行地區去汙等。而此階段的的主要任務則是恢復行動,使受影響地區及早恢復正常生活。

現在,面對核輻射,您是否已經有點底氣了呢?在這個“隱形殺手”面前,過度恐慌和盲目跟風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使事態惡化。只有保持良好冷靜的心態,掌握正確的防護措施,及時關注官方的報導以及政府的決定和通知,團結一致,才能在這場戰役中立於不敗之地。

疑問解讀:海鮮還能吃嗎?

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有多少放射性物質會進入附近水域?我們還能放心吃海鮮嗎?雖然目前日本方面還沒有公開確切的資料,但瞭解以往幾次核事故的資料也許會讓我們心裡有底。

讓我們回顧一下1986年春天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的事情:

事故之後,大量銫137Cs進入了核電站周圍的河流和湖泊。事故後的第一年,在那些以水底碎屑或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雜食性魚類中,銫137Cs的含量最高。隨後,在1987-1988年,捕食性的魚類中的銫137Cs含量開始增高,這說明137Cs可以隨著食物鏈傳遞。銫137Cs主要富集在魚的肌肉組織中,魚的其它部分,如鱗片、消化道、性腺等也會吸附銫137Cs,但這些地方的濃度會逐年顯著降低,只有肌肉中的銫137Cs水準下降很少。因此,對於放射性元素來說,生物富集作用比單純的吸附作用造成的問題大得多。

最嚴重的情況:吃了切爾諾貝利的魚會怎樣?

研究人員測量了1987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冷卻池中的梭吻鱸。梭吻鱸是一種捕食性魚類,它們的肌肉組織中的137Cs含量最高可接近270000Bq/kg。也就是說每千克魚肉中,每秒有270000個137Cs原子核正在放射性衰變。一個137Cs原子核衰變放出的β和γ輻射能量大約是1.174MeV。

簡單計算一下,如果一個體重50kg的人,吃了1kg這樣的魚肉,他將受到的輻射當量劑量大約是3.645μSv/h,也就是每小時3.645微希,這個強度大約是3月15日北京市平均輻射水準的47倍。如果把這個數字與X光胸透相比——接受一次X光胸透檢查,受到的輻射劑量是50μSv——似乎胸透所受的輻射比吃魚要大很多。可問題是,胸透只是一次的輻射劑量,而人吃下去那條魚以後,會被輻射很長時間:吃下這1kg魚,24小時後所受到的輻射強度就已經超過照一次胸透了,如果不能及時排出這些137Cs,相當於此後幾年每天胸透一次,137Cs的半衰期可是30年啊。

福島核事故的影響大概有多大?

很多人在說“福島不會成為下一個切爾諾貝利”。那麼,就算福島核事故真有切爾諾貝利那麼大的影響,又如何呢?福島核電站如果能對水體造成污染,它污染的主要是海水。由於海洋的開放性和稀釋作用,它受到的污染會相對較輕。通常受污染最為嚴重的是封閉水體,如湖泊。

在1992-1993年,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團隊比較了幾個受到切爾諾貝利核污染的地區淡水魚肌肉組織中的銫137Cs含量,發現河流中的魚受到的污染比湖泊中的魚要輕,這顯然與水體的開放程度有關。

此外,空間距離也是降低137Cs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們知道在離核電站最近的冷卻池中,梭吻鱸肌肉中137Cs的含量可達270000Bq/kg,然而在下游約60km外的基輔水庫,那裡的梭吻鱸肌肉中137Cs的含量最高只有大約100Bq/kg了,再往下游約80km,卡涅夫水庫中的梭吻鱸肌肉中137Cs的含量僅達20Bq/kg,而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擬定的食品安全規定中,包括魚肉在內的食物的放射性含量國際貿易標準是1000Bq/kg。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同河流和湖泊的魚肌肉組織中的放射性銫與水中的鉀含量是呈反比的。由於銫主要是作為與鉀類似的元素進入肌肉中,水中的鉀越多,魚肉中的銫就越少。在正常情況下,全世界淡水魚肌肉組織中137Cs的含量大約是200-1000Bq/kg,而海魚中這個量只有0.4-3.3Bq/kg。海水中高含量的鉀是讓137Cs難以富集的原因。

考慮過最壞的情況,回過頭看,福島核事故的污染也許根本不可能達到切爾諾貝利的程度。根據朝日新聞的最新消息,福島核事件的事故級別為5級,與美國的三哩島事故相同。在三哩島事故後,除了短期內很少的放射性碘污染了當地的牛奶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長期的環境影響。

吃海鮮不必擔心核污染

中國所屬的海域,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都在1000km以外,加上海水中高含量的鉀,以及整個太平洋強大的稀釋能力,吃國產海鮮是不用擔心來自福島的污染的。當然,吃海鮮有很多其它值得擔心的問題,這裡我們就不展開了。

從這個環球科技觀光團小組貼可以看到,福島事故後,日本厚生勞動省對食物中的輻射指標作了嚴格規定,魚類中的137Cs含量不能超過500Bq/kg——這是1989年WHO標準限量的一半,而我國1994年的食品國家標準是800Bq/kg。如果這些標準能夠很好地執行,我們也完全不必擔心來自日本的海鮮的輻射問題。

謠言粉碎:輻射物質放射性鈈是世界首毒

就在昨天,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宣佈: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了放射性鈈,難道人類都要悲劇了嗎?雖然鈈確實有毒,但是他其實還沒有砒霜毒性強。而因單次過量攝入鈈而引發的死亡案例,至今都未曾出現。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表示,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放射性鈈,而土壤樣本中鈈的濃度為0.54Bq/kg至每公斤0.18Bq/kg不等。海內外早有傳說,鈈是世界上最毒的材料,難道全人類都身處險境了嗎?當然不會。

鈈還不如砒霜毒

根據美國能源局的資料,如果毒性指的是人服入後產生的致命作用,那麼鈈其實並不很毒。至少絕對比不上某些毒蘑菇和砒霜這種只要少量就立刻致命的東西。對於鈈這樣的放射性元素,毒性通常指的是放射性對生物組織的破壞。鈈的放射性主要來自alpha粒子,不過這類輻射連一張紙或者幾釐米的空氣都無法穿透。一般來說也不會透過你的衣服和皮膚。

實際上,我們唯一值得擔心的是那些可能會通過呼吸而吸入的鈈微粒。鈈及它的大部分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長,所以它們基本上註定要留在體內一輩子了,長期對身體造成輻射影響。

不過低劑量的鈈與其它放射性物質其實沒有什麼區別,即使發病往往也是很多年以後了。根據維琪百科上的介紹,當吸收的有效輻射劑量達到400mSv時,肺癌發生的概率才會開始提高。

並無因單次吸入或者服入鈈致死案例。

雖然很多人體內都發現有一定劑量的鈈,但從來沒有因為吸入或者服入鈈而致死的案例。而也曾有一些人體試驗曾評估過鈈的毒性。

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與鈈有關的人體試驗有兩組,一組是1940年代中後期,美國在沒有告知試驗物件的情況下,對18個活人進行了極為不人道的鈈血液注入試驗並檢驗它的危害性。這個試驗直到90年代中期才被曝光,揭露此事的一本書《鈈檔案:冷戰時期美國的秘密醫學實驗》引起了轟動並獲普利策獎。

這些活人小白鼠中的一些人很快就死了,有的則在虛弱的狀態下痛苦地活了幾十年,還有些人則生下了畸形的孩子。當然這種鈈直接進入血液的極端的情況應該不會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第二組試驗是對1944年-1945年間參與曼哈頓計畫的26位工作人員的跟蹤調查,由於當年的防護標準比較差,這些人在工作中吸入了大約0.043微克到3微克不等的鈈。到1986年,還有22人活著,死亡的4個人原因分別是:肺癌、意外事故和心臟病,到1990年,又增加3例死亡,分別是肺癌、心臟病和骨癌。由於骨癌比較罕見,所以這被認為是與鈈關係比較密切的死亡。雖然兩例肺癌可能與鈈有關,但是由於他們都有吸煙史,因此無法確定。

我們不能否認鈈當然是一種危險的放射性物質,但是說它是“世界首毒”肯定是不正確的。總的來說,鈈的毒性基本上和神經毒氣差不多。

謠言粉碎:白衣最防輻射

日本福島將“輻射”一詞提升為熱門話題。一時間,翩翩白衣成了流行色,“孕婦專用”的“防輻射服”炙手可熱。然而,白色衣物是否便是烏蠶寶衣?“防輻射服”能否成為金剛護甲?

白色衣服“僅能”反射可見光

人視覺所見的白色,源於物體表面幾乎將所有可見光線反射回來,這與是否反射核輻射沒有任何關係。核輻射的能量大大高於可見光,物體反射或阻擋核輻射的能力與其顏色並無聯繫。

日常衣物的白色來自紡織染整工序中的漂白或添加螢光增白劑。漂白衣物時,加入的過氧化物破壞纖維原本所帶的發色團,使其失去顏色。而添加的螢光增白劑則可吸收紫外光,並發射出藍光,使織物在人眼中顯得更加潔白。但螢光增白劑並不能吸收高能量的核輻射。

防輻射服“只為”電磁輻射

防輻射服的原理是在織物中加入金屬。金屬有導電性,可以遮罩部分電磁輻射。手機信號等電磁輻射的波長遠高於核輻射,對人體也無甚危害。普通金屬電子數不大,對伽瑪或x射線的高能核輻射並沒有阻擋效用。

市面上防輻射服的製造方法不一,或為紡織纖維表面鍍金屬,或為金屬纖維與紡織纖維混紡而成。織物中所含金屬越多,則其防輻射性能也越好。然而金屬可大大增加織物的重量,影響穿著的舒適感,織物的孔隙也顯著減少其防輻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衣服的領口、袖口等地方,電磁波可輕易侵入人體。如果“防輻射服”不將人體完全包裹住,其遮罩效果便非常微弱。

如何擋住核輻射?

核電站所發射的輻射大約包括α、β、γ與衍生的x射線。這其中,α與β粒子對人體造成傷害更為巨大。如若進入體內,它們難以穿透身體,只能將其全部能量用以與身體各組織碰撞。但它們也很容易被截留,能量最低的α粒子可以輕易被一頁薄紙擋住,β粒子也僅需1釐米厚的塑膠便可被抵擋在外。織物的密度與厚度可以決定其是否能阻擋這些高能例子。

高能的γ與x射線則可由真正的“防輻射服”——鉛服來阻擋。鉛擁有很高的電子數,這些數目眾多的電子可以大幅度阻擋伽瑪與x射線的行進。這種沉重的防護用鉛服便是放射專業人員的工作服。但一般γ與x射線能量極高,可以直接穿透人體,短期暴露並不對人體有太大傷害。

如果核輻射來臨,逗留室內是最好的選擇。大部分阿法與貝塔粒子可以輕易被家中牆壁隔離在外。戶外活動需避免將皮膚暴露在外,增加穿著衣服的厚度。懷疑已被核污染的衣物應當迅速更換丟棄。


放射性物質沉積于土壤、水源中,並進入生長在其中的生物體內,因此,應控制進出口通路,對輻射超標地區的食物進行嚴格檢疫,當其放射性濃度超標時則應禁止或限制食用。

此外,由於重大災難易引起人們的恐懼心理,尤其是那些直接捲入災難或喪親、財產損失的倖存者,更易產生心理障礙,因此,應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指導,為其安排心理治療。

三、睌期防護措施:

晚期也即恢復期,可能持續幾月到幾年的時間,此期的特點是長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已進入環境和食物鏈中,主要的輻射途徑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懸浮物質的吸入引起的內照射。因此,在防護方面,仍應加強控制進出口通路、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儲存飼料,進行地區去汙等。而此階段的的主要任務則是恢復行動,使受影響地區及早恢復正常生活。

現在,面對核輻射,您是否已經有點底氣了呢?在這個“隱形殺手”面前,過度恐慌和盲目跟風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使事態惡化。只有保持良好冷靜的心態,掌握正確的防護措施,及時關注官方的報導以及政府的決定和通知,團結一致,才能在這場戰役中立於不敗之地。

疑問解讀:海鮮還能吃嗎?

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有多少放射性物質會進入附近水域?我們還能放心吃海鮮嗎?雖然目前日本方面還沒有公開確切的資料,但瞭解以往幾次核事故的資料也許會讓我們心裡有底。

讓我們回顧一下1986年春天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的事情:

事故之後,大量銫137Cs進入了核電站周圍的河流和湖泊。事故後的第一年,在那些以水底碎屑或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雜食性魚類中,銫137Cs的含量最高。隨後,在1987-1988年,捕食性的魚類中的銫137Cs含量開始增高,這說明137Cs可以隨著食物鏈傳遞。銫137Cs主要富集在魚的肌肉組織中,魚的其它部分,如鱗片、消化道、性腺等也會吸附銫137Cs,但這些地方的濃度會逐年顯著降低,只有肌肉中的銫137Cs水準下降很少。因此,對於放射性元素來說,生物富集作用比單純的吸附作用造成的問題大得多。

最嚴重的情況:吃了切爾諾貝利的魚會怎樣?

研究人員測量了1987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冷卻池中的梭吻鱸。梭吻鱸是一種捕食性魚類,它們的肌肉組織中的137Cs含量最高可接近270000Bq/kg。也就是說每千克魚肉中,每秒有270000個137Cs原子核正在放射性衰變。一個137Cs原子核衰變放出的β和γ輻射能量大約是1.174MeV。

簡單計算一下,如果一個體重50kg的人,吃了1kg這樣的魚肉,他將受到的輻射當量劑量大約是3.645μSv/h,也就是每小時3.645微希,這個強度大約是3月15日北京市平均輻射水準的47倍。如果把這個數字與X光胸透相比——接受一次X光胸透檢查,受到的輻射劑量是50μSv——似乎胸透所受的輻射比吃魚要大很多。可問題是,胸透只是一次的輻射劑量,而人吃下去那條魚以後,會被輻射很長時間:吃下這1kg魚,24小時後所受到的輻射強度就已經超過照一次胸透了,如果不能及時排出這些137Cs,相當於此後幾年每天胸透一次,137Cs的半衰期可是30年啊。

福島核事故的影響大概有多大?

很多人在說“福島不會成為下一個切爾諾貝利”。那麼,就算福島核事故真有切爾諾貝利那麼大的影響,又如何呢?福島核電站如果能對水體造成污染,它污染的主要是海水。由於海洋的開放性和稀釋作用,它受到的污染會相對較輕。通常受污染最為嚴重的是封閉水體,如湖泊。

在1992-1993年,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團隊比較了幾個受到切爾諾貝利核污染的地區淡水魚肌肉組織中的銫137Cs含量,發現河流中的魚受到的污染比湖泊中的魚要輕,這顯然與水體的開放程度有關。

此外,空間距離也是降低137Cs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們知道在離核電站最近的冷卻池中,梭吻鱸肌肉中137Cs的含量可達270000Bq/kg,然而在下游約60km外的基輔水庫,那裡的梭吻鱸肌肉中137Cs的含量最高只有大約100Bq/kg了,再往下游約80km,卡涅夫水庫中的梭吻鱸肌肉中137Cs的含量僅達20Bq/kg,而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擬定的食品安全規定中,包括魚肉在內的食物的放射性含量國際貿易標準是1000Bq/kg。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同河流和湖泊的魚肌肉組織中的放射性銫與水中的鉀含量是呈反比的。由於銫主要是作為與鉀類似的元素進入肌肉中,水中的鉀越多,魚肉中的銫就越少。在正常情況下,全世界淡水魚肌肉組織中137Cs的含量大約是200-1000Bq/kg,而海魚中這個量只有0.4-3.3Bq/kg。海水中高含量的鉀是讓137Cs難以富集的原因。

考慮過最壞的情況,回過頭看,福島核事故的污染也許根本不可能達到切爾諾貝利的程度。根據朝日新聞的最新消息,福島核事件的事故級別為5級,與美國的三哩島事故相同。在三哩島事故後,除了短期內很少的放射性碘污染了當地的牛奶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長期的環境影響。

吃海鮮不必擔心核污染

中國所屬的海域,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都在1000km以外,加上海水中高含量的鉀,以及整個太平洋強大的稀釋能力,吃國產海鮮是不用擔心來自福島的污染的。當然,吃海鮮有很多其它值得擔心的問題,這裡我們就不展開了。

從這個環球科技觀光團小組貼可以看到,福島事故後,日本厚生勞動省對食物中的輻射指標作了嚴格規定,魚類中的137Cs含量不能超過500Bq/kg——這是1989年WHO標準限量的一半,而我國1994年的食品國家標準是800Bq/kg。如果這些標準能夠很好地執行,我們也完全不必擔心來自日本的海鮮的輻射問題。

謠言粉碎:輻射物質放射性鈈是世界首毒

就在昨天,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宣佈: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了放射性鈈,難道人類都要悲劇了嗎?雖然鈈確實有毒,但是他其實還沒有砒霜毒性強。而因單次過量攝入鈈而引發的死亡案例,至今都未曾出現。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表示,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放射性鈈,而土壤樣本中鈈的濃度為0.54Bq/kg至每公斤0.18Bq/kg不等。海內外早有傳說,鈈是世界上最毒的材料,難道全人類都身處險境了嗎?當然不會。

鈈還不如砒霜毒

根據美國能源局的資料,如果毒性指的是人服入後產生的致命作用,那麼鈈其實並不很毒。至少絕對比不上某些毒蘑菇和砒霜這種只要少量就立刻致命的東西。對於鈈這樣的放射性元素,毒性通常指的是放射性對生物組織的破壞。鈈的放射性主要來自alpha粒子,不過這類輻射連一張紙或者幾釐米的空氣都無法穿透。一般來說也不會透過你的衣服和皮膚。

實際上,我們唯一值得擔心的是那些可能會通過呼吸而吸入的鈈微粒。鈈及它的大部分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長,所以它們基本上註定要留在體內一輩子了,長期對身體造成輻射影響。

不過低劑量的鈈與其它放射性物質其實沒有什麼區別,即使發病往往也是很多年以後了。根據維琪百科上的介紹,當吸收的有效輻射劑量達到400mSv時,肺癌發生的概率才會開始提高。

並無因單次吸入或者服入鈈致死案例。

雖然很多人體內都發現有一定劑量的鈈,但從來沒有因為吸入或者服入鈈而致死的案例。而也曾有一些人體試驗曾評估過鈈的毒性。

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與鈈有關的人體試驗有兩組,一組是1940年代中後期,美國在沒有告知試驗物件的情況下,對18個活人進行了極為不人道的鈈血液注入試驗並檢驗它的危害性。這個試驗直到90年代中期才被曝光,揭露此事的一本書《鈈檔案:冷戰時期美國的秘密醫學實驗》引起了轟動並獲普利策獎。

這些活人小白鼠中的一些人很快就死了,有的則在虛弱的狀態下痛苦地活了幾十年,還有些人則生下了畸形的孩子。當然這種鈈直接進入血液的極端的情況應該不會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第二組試驗是對1944年-1945年間參與曼哈頓計畫的26位工作人員的跟蹤調查,由於當年的防護標準比較差,這些人在工作中吸入了大約0.043微克到3微克不等的鈈。到1986年,還有22人活著,死亡的4個人原因分別是:肺癌、意外事故和心臟病,到1990年,又增加3例死亡,分別是肺癌、心臟病和骨癌。由於骨癌比較罕見,所以這被認為是與鈈關係比較密切的死亡。雖然兩例肺癌可能與鈈有關,但是由於他們都有吸煙史,因此無法確定。

我們不能否認鈈當然是一種危險的放射性物質,但是說它是“世界首毒”肯定是不正確的。總的來說,鈈的毒性基本上和神經毒氣差不多。

謠言粉碎:白衣最防輻射

日本福島將“輻射”一詞提升為熱門話題。一時間,翩翩白衣成了流行色,“孕婦專用”的“防輻射服”炙手可熱。然而,白色衣物是否便是烏蠶寶衣?“防輻射服”能否成為金剛護甲?

白色衣服“僅能”反射可見光

人視覺所見的白色,源於物體表面幾乎將所有可見光線反射回來,這與是否反射核輻射沒有任何關係。核輻射的能量大大高於可見光,物體反射或阻擋核輻射的能力與其顏色並無聯繫。

日常衣物的白色來自紡織染整工序中的漂白或添加螢光增白劑。漂白衣物時,加入的過氧化物破壞纖維原本所帶的發色團,使其失去顏色。而添加的螢光增白劑則可吸收紫外光,並發射出藍光,使織物在人眼中顯得更加潔白。但螢光增白劑並不能吸收高能量的核輻射。

防輻射服“只為”電磁輻射

防輻射服的原理是在織物中加入金屬。金屬有導電性,可以遮罩部分電磁輻射。手機信號等電磁輻射的波長遠高於核輻射,對人體也無甚危害。普通金屬電子數不大,對伽瑪或x射線的高能核輻射並沒有阻擋效用。

市面上防輻射服的製造方法不一,或為紡織纖維表面鍍金屬,或為金屬纖維與紡織纖維混紡而成。織物中所含金屬越多,則其防輻射性能也越好。然而金屬可大大增加織物的重量,影響穿著的舒適感,織物的孔隙也顯著減少其防輻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衣服的領口、袖口等地方,電磁波可輕易侵入人體。如果“防輻射服”不將人體完全包裹住,其遮罩效果便非常微弱。

如何擋住核輻射?

核電站所發射的輻射大約包括α、β、γ與衍生的x射線。這其中,α與β粒子對人體造成傷害更為巨大。如若進入體內,它們難以穿透身體,只能將其全部能量用以與身體各組織碰撞。但它們也很容易被截留,能量最低的α粒子可以輕易被一頁薄紙擋住,β粒子也僅需1釐米厚的塑膠便可被抵擋在外。織物的密度與厚度可以決定其是否能阻擋這些高能例子。

高能的γ與x射線則可由真正的“防輻射服”——鉛服來阻擋。鉛擁有很高的電子數,這些數目眾多的電子可以大幅度阻擋伽瑪與x射線的行進。這種沉重的防護用鉛服便是放射專業人員的工作服。但一般γ與x射線能量極高,可以直接穿透人體,短期暴露並不對人體有太大傷害。

如果核輻射來臨,逗留室內是最好的選擇。大部分阿法與貝塔粒子可以輕易被家中牆壁隔離在外。戶外活動需避免將皮膚暴露在外,增加穿著衣服的厚度。懷疑已被核污染的衣物應當迅速更換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