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怎麼調理 身體濕氣太重一般有這些信號
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到“濕氣重”這個詞, 特別是在中醫這方面, 那麼體內濕氣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重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氣, 下面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身體濕氣太重一般有這些信號
頭部暈重
如果我們體內濕氣嚴重的話, 頭部是最先有反映的, 會感覺特別沉重, 頭暈暈的, 所以頭部總是感到昏昏的要注意是體內濕氣太重。

關節酸痛
如果濕氣侵蝕太深, 那麼我們的關節就會覺得酸痛且沉重, 關節的屈伸也是不利索的, 氣血運行不暢, 容易水腫。
消化不良
濕邪困擾到了脾臟, 危害了脾臟的正常工作, 就容易出現胸悶、腹脹、食欲不振等, 口渴也不想喝水, 身體乏力氣短。
舌苔厚膩
早晨起床後對著鏡子吐吐舌頭, 如果舌苔厚膩, 那麼就是典型的濕氣重的表現了。

出油
不管是頭髮還是皮膚總是出油也要注意是不是濕氣太重了。
排泄物黏膩
長期便溏, 就是濕氣渾濁的表現。
祛濕的方法
祛濕辦法之一: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 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 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 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 祛除濕氣。
祛濕辦法之二:食療
清熱祛濕粥
赤小豆30克, 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 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 赤茯苓15克。
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 去渣取汁, 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溫熱服食。 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 胃滯不適, 腹脹脘悶等症
薏仁茶
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筧、芡實, 將一小包亦舒堂薏仁茶放置一杯開水中沖泡, 3-4分鐘即可飲用, 每天一杯, 簡單易操作, 淡雅飄香, 清熱祛濕, 是居家和辦公室的休閒祛濕首選。
祛濕辦法之三:運動祛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 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 但越是不愛運動, 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 久而久之, 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 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 促進身體器官運作,
祛濕辦法之四:注意飲食禁忌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 體內環境太濕才是主因。 中醫認為脾胃主濕, 所以,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
比如, 涼拌食品, 冷飲。 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 因為“甜膩化濕”。 另外, 酒助濕邪, 酒精少碰為好。
祛濕辦法之五:避環境的濕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 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 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不要直接睡地板。 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 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
體內濕氣過重, 會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 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
結語:看完上述小編介紹的內容, 相信大家現在對於如何祛濕的已經有一定的瞭解, 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那麼到底怎麼祛濕比較好呢?怎麼做可以祛濕了, 大家看了知道都清楚怎麼做了吧!
大家看了知道都清楚怎麼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