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養生吃什麼
初春季節, 是養生的絕好時機, 俗話稱“一年之計在於春”, 養生之計在於春。 而春季飲食養生無疑對這個季節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春季養生, 究竟我們該怎麼吃才對身體最好呢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幾款最適合養生保健的粥品。
第一, 宜食豬肝粥。
配製:粳米250克, 豬肝60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豬肝粥具有補血(補血食品)明目、養肝健脾的作用, 適合貧血頭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第二, 宜食菠菜粥。
配製:菠菜500克, 粳米200克, 豬油(油食品)25克, 精鹽5克, 味精3克, 胡椒粉2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菠菜粥具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的作用, 適合平時血虛腸枯而致大便秘結, 尤其是老年(老年食品)慢性便秘、習慣性便秘(便秘食品)以及痔瘡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壓(血壓食品)引起頭暈等患者食用。
第三, 宜食紅棗粥。
配製:粳米250克, 紅棗60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紅棗粥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第四, 宜食黑米黨參粥。
配製:黨參、白茯苓各15克, 生薑塊5克, 黑米100克, 冰糖60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黑米黨參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目的作用, 適合氣虛體弱、脾胃虛弱、全身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第五, 宜食菊花粥。
配製:粳米250克, 幹品杭白菊15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菊花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適合頭眩、目疾、高血壓、皮膚瘡癰等患者食用。
第六, 宜食蘿蔔粳米粥。
配製:白蘿蔔250克, 粳米100克, 生薑絲8克, 豬油25克, 精鹽3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蘿蔔粳米粥具有消食利氣, 寬中止渴的作用, 適合因素食(素食食品)肥甘、厚味較多而消化(消化食品)力較弱的患者食用。
第七, 宜食芝麻粥。
配製:粳米250克, 芝麻(蒸曬後研細)50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芝麻粥具有潤肺養肝、益精生髮、潤腸通便的作用, 適合肝腎不足、頭髮早白、脫髮、肺燥咳嗽及便秘等患者食用。
第八, 宜食茼蒿粥。
配製:茼蒿500克, 粳米200克, 生薑5克, 熟豬油10克, 精鹽3克, 胡椒粉l克, 味精2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茼蒿粥具有和脾胃、利二便、消痰的作用, 適合肝氣不舒引起的疝氣疼痛以及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痰稠難咳等患者食用。
初春, 全國的氣候都較為乾燥, 有些地方甚至漫天風沙。 此時, 不僅人體皮膚乾燥缺水, 還會使免疫力低下, 容易出現感冒、過敏等症狀。 而要建設強大的防病戰線, 食療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能由內而外滋養身體。 天津營養學會理事長付金如向記者推薦了以下三種食物:
解毒潤燥: 排骨湯。
豬肉富含維生素A, 具有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 適合乾燥多風的天氣食用。 而祖國傳統醫學也認為, 豬肉能滋養臟腑, 滑潤肌膚, 補中益氣。 日本琉球大學教授通過調查發現, 豬肉如果調煮得宜, 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藥”。
吃豬肉潤燥的最佳烹調方式是熬排骨湯, 加入可以解油除膩的蘿蔔或者海帶, 能減少膽固醇的攝入。
食譜推薦:海帶排骨湯。
做法:
1、將海帶蒸半小時, 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 切成長方塊;
2、淨鍋內加入清水, 放入排骨、蔥段、薑片、黃酒, 用中火燜燒約20分鐘, 放入海帶, 再用旺火燒沸10分鐘調味即可。
美膚補水:胡蘿蔔。
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 它可以在小腸內轉化成維生素A。
烹調胡蘿蔔有兩點注意事項,
1.切碎、煮熟, 才能使胡蘿蔔中的營養素充分釋放出來。
2.β胡蘿蔔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 所以, 應該用油炒胡蘿蔔, 或與其他含油脂類食物同食。
食譜推薦:胡蘿蔔南瓜粥。
做法:
1.大米, 糯米洗淨浸泡2個小時。
2.鍋燒熱水, 倒入米, 熬粥40分鐘。
3.放入去皮切塊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蘿蔔, 熬煮30分鐘至軟爛即可。
總結:早春還是須要食補的, 但方法一定要正確, 可不能盲目的進補, 只有方法正確的效果才會達到, 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幾款食療進補法有能力的朋友在家可以做著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