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丘疹型尋麻疹

生活當中, 我們會遇到很多的皮膚問題。 其中, 丘疹型尋麻疹其實是很常見的。 但是很多的人並不知道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 會把它當成普通的皮膚疾病治療。 這樣的話, 治療效果不僅僅不明顯, 還會讓病情越來越重。 今天我們介紹一下丘疹型尋麻疹的主要症狀, 以方便大家進行治療。

丘疹性蕁麻疹又稱蕁麻疹性苔蘚、嬰兒苔蘚。 是嬰幼兒及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但成人也可患此病。 往往同一家庭中幾人同時發病。 春秋季節發生較多。 本病是一個以症狀特點而命名的疾病, 實際上本病即為蟲咬皮炎。 臨床特點為散在性、性質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 周緣有紡錘形紅暈, 自覺瘙癢。

大多數發病主要昆蟲叮咬有關, 如蚊子、臭蟲、蚤、虱、蟎、蠓等叮咬後引起的過敏反應。 個體素質對昆蟲叮咬反應不同。 昆蟲叮咬皮膚後注入唾液,使對這些物質過敏的兒童產生本病。 這是一種遲發性過敏反應, 致敏需10天左右, 此時再受叮咬則促成皮疹發生。 反復叮咬可產生脫敏作用, 因此本病一般在7歲左右停止發病。

臨床表現

皮損多發於軀幹, 四肢伸側。 群集或散在。 為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帶紡錘形的紅色風團樣損害, 有的可有偽足, 頂端常有小水皰, 有的發生後不久便成為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 內容清, 周圍無紅暈。 呈皮膚色或淡紅色或淡褐色, 有的皮疹為較硬的栗粒大丘疹, 搔抓後呈風團樣腫大。 新舊皮疹常同時存在。 一般幼兒患者紅腫顯著,

並有大皰, 常有劇癢而影響睡眠。 搔抓可引起繼發感染。 皮疹經1~2周消退, 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 但有新疹可陸續發生使病程遷延較久。 常復發, 一般無全身症狀。 局部淋巴結不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