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紅茜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茜草這種植物有多種名稱, 比如又被稱為血見愁、血茜草、土丹參等等, 這種植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比如具有止血涼血的作用, 對於身體的一些腫痛也有很好的療效, 比如從事一些複雜體力勞動的人, 經常會出現跌打損傷的情況, 紅茜草這種中藥就有很好的療效, 除此之外, 紅茜草還有下列這些用途。

第一、涼血止血:

《本草正義》曰:“茜根性寒, 所主多血熱失血之症。 古今說解, 都無異之。 《別錄》止血, 以血熱湧泄言之。 一以清血中之熱, 一以通壅積之瘀, 斯血循故道而不橫逆。 ”本鼎味苦、鹹, 性寒, 功能涼血止血, 可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諸證。

第二、活血祛瘀:

本品可用治血熱瘀結之閉經及跌打損傷致瘀滯腫痛諸證。

第三、疏風通絡:

《本草經疏》曰“茜根, 行血涼血之要藥。 主痹, 痹者血病, 行血軟堅, 則痹自愈。 ”本品可用治熱邪偏勝之痹證。 本證多由外感風寒濕邪, 侵襲肌表經絡, 鬱久不解化熱所致。 症見:關節灼熱, 紅腫疼痛, 痛不可近, 屈伸不便, 活動受限, 可涉及一個及多個關節。 遇熱則劇, 遇寒則疼痛減輕。 有發熱、I=1渴、心煩、小便黃熱、苔黃、脈滑數。 熱為陽邪, 其性屬火;熱搏經脈, 瘀阻氣血;痹著不行, 而為疼痛。 茜草根, 苦寒而鹹;苦可燥濕, 寒能清熱, 鹹可入血;活血祛瘀, 疏風通絡;熱清絡通則諸證自除。 《本草正義》曰“風痹指血瘀血熱, 痹著不行而言。 茜草寒涼, 入血而能通瘀活絡, 是以主之。 ”

第四、清熱退黃:

本品可用治瘀血內結之黃疸證。 本證多由病程日久, 氣血衰敗,

濕濁殘留, 瘀血不行所致;或由房勞傷腎, 交接後入水而浴, 濕熱流入髓藏所致。 臨床可見:黃疸色暗而帶黑, 或面部黝黑, 或額上如煤渣色。 身體消瘦, 飲食減少, 腹部脹滿, 甚則膨隆, 腹內有痞塊或伴疼痛, 或有低熱, 午後尤甚, 出血妄行, 或鼻衄, 或尿血, 或便血。 舌唇紫瘀, 脈象沉澀。 本型黃疸, 為脾腎兩虛, 肝膽瘀血不行;僅去濕熱, 則百無一效。 本品功專活血祛瘀, 行血軟堅, 消痞散結;用治蓄血發黃, 療效為佳。 《本草經疏》曰“茜根, 行血涼血之要藥。 主痹及疸。 疸有五, 此其為治, 蓋指蓄血發黃, 而不專於濕熱者也。 ”

第五、止咳祛痰:

茜草根可用治肝火犯肺之咳嗽。 本證多由情志抑鬱不舒, 肝鬱化火, 木火刑金, 以致肺失清肅, 自覺氣逆於喉而作咳嗽。

症見:氣逆咳嗽陣作, 咳引脅痛, 咽喉乾燥, 面紅目赤, 心煩口苦, 常感痰滯咽喉而咯之難出, 量少質粘, 甚或略血, 舌苔薄黃少津, 脈象弦數。 茜草根, 苦寒瀉火, 昧酸柔肝;平肝瀉火, 柔肝解鬱;順肝之性, 清肺降逆, 則諸征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