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和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急救“三劍客” 您選對了嗎?

在影視劇中, 經常會看到劇中人物由于情緒激動等原因突發心絞痛, 趕快掏出小藥瓶, 舌下含服幾粒藥癥狀才得以緩解。 想必廣大冠心病患者對這個小藥瓶并不陌生, 甚至將其視為隨身攜帶的救命藥。

目前, 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和麝香保心丸這三種藥, 可以說是治療冠心病中成藥的“三劍客”。 它們仨不僅個頭兒差不多、適應癥也相當, 且同樣都是舌下含服, 那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講要如何選擇呢?今天咱們就讓這“三劍客”來一場全方位的實力大比拼。

體質偏熱選“丹參” 體質寒涼用“麝香”

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一種典型癥狀。 冠心病簡單來說就是心臟血管變窄了。 冠心病心絞痛在中醫屬于“胸痹”“真心痛”范疇, 本病的發生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內傷、年邁體虛等因素相關。 治療方法包括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通陽泄濁等。

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和麝香保心丸這三種藥, 均可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 都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 可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

速效救心丸其中的川芎辛溫, 歸肝、膽、心包經, 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川芎能“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脈緩急”, 是臨床上治療心脈瘀阻之胸痹要藥。 冰片辛涼, 歸心、脾、肺經, 功效開竅醒神、辛散止痛。

二者合用可以充分發揮辛香走竄之力, 改善血管微循環。 速效救心丸全方藥性適中。

復方丹參滴丸其中的君藥丹參苦微寒, 歸心、肝經, 有活血祛瘀、痛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 三七可散瘀止血, 消腫定痛。 兩藥配伍協同增效, 更適合舌唇紫暗或有瘀斑, 瘀血癥狀較重的患者。 全方來看, 復方丹參滴丸偏涼性, 更適合體質偏熱的患者, 如有怕熱、口干舌燥、小便黃、大便干燥、苔黃等癥狀。

麝香保心丸其來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蘇合香。 在原組方的15味中藥中, 去除青木香(含馬兜鈴酸)和朱砂(含金屬汞), 加入具有強心作用的人參提取物、清心作用的牛黃、溫通作用的肉桂和強心止痛的蟾酥四味中藥,

保留蘇合香、冰片、麝香三味中藥, 但其中冰片減少了用量, 以免長期用藥傷胃。 縱觀全方, 寒溫并用, 以溫為主, 以補為輔, 通補兼施。 更適合體質偏寒的患者, 如怕冷、四肢不溫、苔薄白等癥狀的冠心病患者。

心力衰竭慎用救心丸 孕婦切記三者都別碰

“三劍客”雖然都是冠心病的救命藥, 但也不是人人都適用。 比如, 盡管速效救心丸全方藥性適中, 但寒凝血瘀不宜單獨使用;又因全方辛散之力較強, 陰虛血瘀胸痹心痛也不宜單獨使用, 常見的陰虛癥狀如兩顴潮紅, 手足心熱, 潮熱盜汗, 心煩易怒, 口干, 舌干紅、少苔等。 此外, 伴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患者慎用速效救心丸。 而有出血傾向或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復方丹參滴丸。

麝香保心丸中蟾酥有類似洋地黃的強心作用, 因此不宜與洋地黃類藥物同用, 如地高辛片等。

同時, 它們也同樣可能引起不良反應:速效救心丸和復方丹參滴丸不良反應相似, 主要有胃腸道不適、皮疹、瘙癢、頭暈、乏力等, 大多數能自行緩解。 麝香保心丸不良反應主要有麻舌感、口麻木、胃腸道不適、皮疹、瘙癢、頭暈等, 多能自行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 三藥均孕婦禁用。 如服藥后有胃部不適, 建議飯后30分鐘服用。

急救最好坐姿用藥 三藥均需舌下含服

從藥品成分上看這三種藥中都含有冰片。 此外, 速效救心丸中還含有川芎;復方丹參滴丸中還含有丹參、三七;麝香保心丸成分較多, 包括人工麝香、人參提取物、人工牛黃、肉桂、蘇合香、蟾酥。

從用法用量上看速效救心丸:含服, 一次4至6粒, 一日3次;急性發作時, 一次10至15粒。 復方丹參滴丸:吞服或舌下含服, 一次10丸, 一日3次;急性發作時, 每次10粒, 舌下含服, 5分鐘后未緩解可再服用10粒或改用硝酸酯類。 麝香保心丸:口服, 一次1至2丸, 一日3次;急性發作時, 每次2至4粒, 舌下含服。

從用藥療程上看速效救心丸:4周為1個療程, 至少服用1-2個療程;復方丹參滴丸:4周為1個療程;麝香保心丸:4-8周。 三藥均可根據病情延長服用時間。

特別提示急救時, 三藥需舌下含服, 并最好靠在座椅上取坐位姿勢, 站立含服可能會致血壓降低引起暈厥, 躺著含服會加重心臟負擔。 如果急救時連續多次服用無效, 需盡快就醫。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馮英楠)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