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大藿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 嚴重的可導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 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藿香散。

【處方】 藿香30克 陳皮 厚朴(薑制)青皮(麩炒)木香, 人參 肉豆蔻(面裹煨)良薑(炒)麥蘖(炒)神曲(炒)訶子(煨, 去核)白豆蔻(去皮)甘草(炙)各15克 白乾薑(炮)9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消食順氣, 利膈開胃。 主脾胃虛寒, 嘔吐霍亂, 心腹撮痛, 泄瀉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9克, 空腹時用生薑湯調服, 如水瀉滑泄, 腸風髒毒, 米飲湯調下;赤白痢, 用甘草、黑豆湯調下, 脾胃虛泠, 宿滯酒食,

痰氣作暈, 人鹽少許, 生薑、紅棗湯調服, 胃氣吃噫, 用生薑自然汁一呷, 入鹽少許, 調服此藥。

【摘錄】 《奇效良方》卷十四

【處方】 藿香葉1兩, 木香1兩, 沉香(去白)1兩, 肉豆蔻(面裹煨)1兩, 訶子(煨, 去核)1兩, 人參(去蘆)1兩, 良薑(炒)1兩, 麥糵(炒, 大麥炒)1兩, 神曲(炒)1兩, 白茯苓(炒)1兩, 甘草(炒)1兩, 青皮(去瓤, 麩炒)1兩, 厚朴(薑汁制, 炒)1兩, 縮砂仁1兩, 白乾薑(炒)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心氣脾胃, 變為萬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加生薑3片, 大棗1枚(擘開), 水1盞, 同煎7分, 盞中先放鹽1撚:將藥傾在內, 空心熱服。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二引《經驗秘方》

【處方】 藿香葉1兩, 半夏曲1兩, 白術1兩, 木香(不見火)1兩, 白茯苓(去皮)半兩, 桔梗(去蘆, 銼, 炒)半兩, 人參半兩, 枇杷葉(拭去毛)半兩, 官桂(不見火)半兩, 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憂、愁、思、慮、悲、恐、驚七情傷感, 氣郁於中, 變成嘔吐;或作寒熱, 眩暈痞滿, 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水1大盞, 加生薑5片, 大棗1枚, 煎至7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

【別名】 藿香湯

【處方】 藿香葉10兩, 人參10兩, 茯苓10兩, 桔梗10兩, 木香10兩, 桂(取心)10兩, 白術10兩, 半夏(湯洗7遍, 為末)半兩(姜汁和成餅子, 陰乾), 枇杷葉10片(刷去毛)。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病癒之後, 複為寒邪傷氣, 氣寒則不能食, 胃無穀氣以養, 心下虛滿, 不入飲食, 時時欲嘔, 嘔無所出, 惙惙短氣, 其脈微弱。

【用法用量】 藿香湯(原書同卷往文引《瑣碎錄》)。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四

【處方】 藿香葉1兩, 木香1兩, 青皮(去瓤, 麩炒)1兩, 神曲(炒)1兩, 人參(去蘆)1兩, 肉豆蔻(面裹煨)1兩, 良薑(炒)1兩,

大麥糵(炒)1兩, 訶子(煨, 去核)1兩, 白茯苓1兩, 甘草(炒)1兩, 厚朴(薑汁制, 炒)1兩, 陳皮(去白)1兩, 白乾薑半兩(炮)。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消食順氣, 利膈開胃。 主心肺脾胃氣, 變為萬病。 脾胃虛寒, 嘔吐霍亂, 心腹撮痛, 泄瀉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不拘時候。 如湯點, 加生薑、鹽、紫蘇最佳。 吐逆瀉痢, 不下食或嘔酸苦水, 翻胃噁心, 並用水1盞, 加煨生薑半塊(拍破), 同煎, 鹽1撚安盞中, 候煎藥及7分, 熱呷;水瀉滑泄, 腸風髒毒, 陳米飲入鹽, 熱調下;赤白痢, 煎甘草、黑豆湯下;脾元受虛邪, 變為寒熱, 或脾胃虛冷, 醋心氣脹, 宿滯酒食, 噫滿不化, 膈上不快, 面色積黑, 痰氣作暈, 頭目眩掉, 水1盞, 加生薑3片, 大棗1個(擘破), 同煎至7分, 入鹽少許, 嚼姜, 棗湯熱服;胃氣吃噫, 生薑自然汁半茶腳,

入鹽點, 熱呷;絕不思食, 或吃少氣弱膈滿, 煨薑小塊先嚼, 入鹽點, 熱服, 中酒亦如之。

【臨床應用】 霍亂嘔吐:盛季文傳于賀方回雲:頃在河朔, 因食羊肝, 生脾胃泄瀉膿血, 仍發脾氣, 嘔吐霍亂, 心腹撮痛, 時出冷汗, 四體厥逆, 殆不可忍, 邑宰萬俟湜懷此藥, 煎以進, 再服即定。

【摘錄】 《百一》卷二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大藿香散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 又是純中藥製劑, 無副作用, 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