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因
一般出現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這個疾病, 和患者服用的藥物有很大的關係。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出現, 會對患者的血管造成較多的威脅, 並且還會有貧血的情況出現。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綜合征等。 為一種不常見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臨床特徵為發熱,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貧血, 多種神經系統損傷和腎損害等。 其病因不明, 可能與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藥物過敏等有關。 大部分病人年齡在10-40歲之間, 約60%是女性。 起病急驟, 病情嚴重, 2/3病例在3個月內死亡, 少數病例較緩慢, 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
病因
約90%以上的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無明顯的病因或潛在疾病, 部分是繼發性的, 多繼發於下列疾病:
(1)藥物過敏, 如青黴素、磺胺類、碘、氯喹、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口服避孕藥;
(2)中毒(CO、染料、漆等)及蜂蟄、狗咬等;
(3)免疫性疾病,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大動脈炎、乾燥綜合征;
(4)妊娠後期;
(5)抗腫瘤治療, 絲裂黴素、柔紅黴素及環孢菌素A、注射疫苗等。
(6)某些感染, 如細菌、立克次體、病毒和支原體等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