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曝部分保鮮膜塑化劑嚴重超標 長期積累可能致癌

前段時間臺灣“塑化劑”風波, 讓人們認識了塑化劑DEHP的面目。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昨天公佈保鮮膜品質調查報告, 檢測結果顯示, 7種PVC保鮮膜中, 3種塑化劑DEHP用量超標, 有的超標達76倍。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介紹, 目前保鮮膜主要有PE、PDVC和PVC三大類, 其中PVC保鮮膜因有塑化劑, 被國家列為限制類別, 且規定“不能直接包裝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今年6至7月, 協會對北京、廣州等地大型超市和批發市場銷售和使用的7種保鮮膜進行了檢測。

按照國家標準, DEHP在塑膠材料中特定遷移量不得超過1.5mg/kg, 然而在7種PVC保鮮膜樣品中,

檢測塑化劑DEHP超標的有3種。 另一種塑化劑DEHA是國家禁止用於生產食品保鮮膜的, 但檢測發現, 有4種保鮮膜樣品含有DEHA。

調查還發現, PVC保鮮膜標誌不規範, 沒有明確標示“不能直接包裝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只有一種明示“禁止用於微波爐”、“產品不含DEHA”, 大部分PVC保鮮膜沒有明確保質期, 有的甚至沒有生產日期和材質。

董金獅說, PVC要拉成透明柔軟的保鮮膜, 需要加入大量的塑化劑, 而塑化劑溶於油, 在與油脂類食品或容器長時間接觸或高溫, 就容易滲出, 長期積累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如果PVC保鮮膜中的氯乙烯單體超過了國家標準範圍, 更有可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