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挖耳子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Wā ěr Zǐ Cǎo

【別名】金挖耳、貢布美多霹米(藏名)。

【來源】為菊科植物高山天名精的全草。 7~9月採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莖高達1米, 上部有分枝。 葉互生, 下部葉具柄, 上部葉無柄;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邊緣有細鋸齒, 上面綠色, 下面淡綠色, 兩面被微毛或近無毛。 頭狀花序下傾, 徑1~2釐米, 苞片狹長, 常下傾;總苞片多層, 直立;花黃色, 極多數, 花冠的管部有腺毛。

【生境分佈】生於路旁、山坡及林緣等處。 分佈西藏等地。

【性味】性微寒, 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祛痰, 截瘧。 治牙痛, 喉痛, 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5錢。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