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後枕頭濕濕的?揭曉睡覺流口水的真相
睡覺流口水的幾種常見原因
1、太興奮了
身體疲勞、用腦過度或服用某些藥物後, 可能誘發神經紊亂, 睡覺時大腦會發出錯誤信號,
【解決辦法】若是因疲勞等原因導致, 可自然消失;若是用藥, 則停藥後自然消失。
2、面部神經有問題
面部受涼、吹風或感冒後, 突然出現睡覺流口水的情況, 一定要警覺。 可以對著鏡子笑一笑, 如果發現有口角歪斜的情況,
【解決辦法】需要對症治療, 輕度的, 可通過按摩緩解, 患者自己對鏡子用手按摩面癱面肌, 每日數次, 每次5~10分鐘。
3、口腔潰瘍等
睡覺流口水, 有鹹味, 枕巾呈淡黃色, 很可能是由於口腔衛生狀況不佳。
【解決辦法】可用藥促進潰瘍癒合, 流口水的情況會自動消失。 含濃茶、西瓜汁、金銀花水、淡鹽水, 將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2敷在潰瘍處, 都是不錯的辦法。
4、睡姿不正確
睡覺時流口水, 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引起的,
【解決辦法】只需適當調整睡覺姿勢, 就可減少流口水情況的發生。
5、濕氣重
濕氣重會表現出:總是睡不醒, 睡覺留口水 (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頭髮及面部愛出油, 耳內濕(耳禪濕), 體態虛胖小肚子大, 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解決辦法】可通過食療祛濕, 推薦薏仁茶, 若是同時有脾虛症狀, 最好喝點芡實薏仁茶, 比如亦舒堂的薏仁茶, 就是包含有薏仁、赤小豆、芡實等食材, 同時健脾祛濕, 比常見的紅豆薏仁茶效果更好。
6.脾虛氣虛, 脾胃失調
睡覺流口水, 可能是脾虛, 口水也稱口津、涎, 是指唾液中比較清稀的部分。 中醫認為, 涎由脾氣化生並傳輸分散, 故有“脾在液為涎”之說。 在脾氣充足的情況下, 脾的“固攝”功能和涎液的化生正常, 故涎液能正常傳輸, 幫助吞咽及消化, 但不會溢出口腔。 但在脾虛的情況下, 脾的“固攝”功能失調, 涎液不能正常傳輸, 從而發生“流口水”的現象。
【解決辦法】健脾, 推薦食物有薏仁、芡實、山藥、大棗、山楂、扁豆等, 同時注意保暖, 不要吃太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