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兒牙齒發育的順序

小兒的身體是需要得到父母的護理, 因為小兒身體裡面的各個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 所以我們知道小兒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是不夠強, 父母不但要精心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而且還需要學習一些兒科護理的知識, 例如小兒牙齒發育的順序, 下文我們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小兒牙齒發育的順序吧。

一般來說, 牙齒的發育可分為3個時期, 這就是生長期、鈣化期和萌出期。

6個月長牙, 僅僅是牙齒發育的萌出期。 這種複雜的過程是機體其他器官所沒有的。 例如肝臟、心臟等官只有生長期, 骨骼系統有生長及鈣化兩個時期。 然而牙齒不但要鈣化, 而且還要萌出, 才能行使功能, 三個步驟, 缺一不可。 具體來說就是:牙胚的發生、牙體組織的形成和牙齒的萌出。

牙胚的發生從胚胎第6周開始, 逐漸出現20個乳牙胚。 在乳牙胚繼續發育的同時, 從乳牙胚的舌側長出20個恒牙胚,

將來發育成為20個恒牙, 並與乳牙替換。 恒牙胚的兩端各在胚胎10月、出生後2年、5年分別長出第1、2、3恒磨牙胚。 此時牙胚的發育才告完成。

牙齒形成及萌出和牙胚的發生是個連續的動態過程。 自牙尖突破粘膜進入口腔, 至與對頜牙完全咬合, 這段時間最易使牙齒發生咬合異常。 因為在這時期, 牙根尚未完全形成, 牙周附著並不牢固, 牙槽骨也比較疏鬆, 容易受外力的影響。 吸吮手指、咬嘴唇等習慣, 都可使牙齒發生移位畸形。 如果已經出現牙頜畸形, 就必須在兒童時期進行矯正, 否則效果就不大理想。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 乳牙的數目、大小和牙周組織的力量等, 都已不能適應長大了的頜骨和增強了的咀嚼力。

乳牙從6歲開始, 陸續發生生理性脫落, 到12歲左右就全部為恒牙所代替了。

通過上面的文章介紹, 我們瞭解了小兒身體比較脆弱的原因, 所以家長在日常的生活裡面一定要好好的照顧好小兒才行, 上文為各位家長詳細介紹了小兒牙齒發育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