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養生 詳解中醫刮痧的四種方法
刮痧是中醫自古流傳下來的按摩療法中比較典型的一種, 那麼刮痧的方法有哪些呢?大家是不是都非常想知道,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具體的介紹下中醫刮痧的方法有哪些, 一起去看看吧!
刮痧的方法
1.刮痧法
在中醫刮痧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法是刮痧法, 因為它在臨床上的應用最多, 而且作用也最為明顯。
刮痧部位通常在背部或頸部兩側, 根據病情需要, 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 胸部、脊柱兩側, 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 也可按照病情需要, 選擇適合的部位。
病人取舒適體位, 充分暴露其被刮部位, 並用溫水洗淨局部, 通常採用光滑的硬幣、銅勺柄、瓷碗、藥匙、有機玻璃紐扣或特製的刮板, 蘸取刮痧介質(如刮痧油、冷開水、香油或中藥提取濃縮液等, 既可減少刮痧時的阻力, 又可避免皮膚擦傷並增強療效), 在體表特定部位反復刮動、摩擦。
(1)直接刮法
直接刮痧法指的就是用熱毛巾擦洗已經被刮過的部位的肌膚, 然後在均勻的塗抹上一些刮痧的介質, 並且用刮痧的工具直接接觸肌膚, 這樣就可以在特定的部位反復進行刮拭, 一直等到皮膚下面出現痧痕為止。
(2)間接刮法
在刮拭部位上放一層薄布類物品, 然後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問接刮拭。 此法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主要用於兒童、高熱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開始出現抽搐者、年老體弱和某些皮膚病患者。
2.撮痧法
根據手法又可分為夾痧法、扯痧法、擠痧法、拍痧法及點揉法。
(1)夾痧法
又稱揪痧法, 在民間稱之為“揪疙瘩”。 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塗上刮痧介質, 然後施術者五指屈曲,
揪痧療法不但手法靈活, 而且還能夠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施治部位, 例如頭痛、身體乏力以及發熱等症狀, 都是可以通過自行施治來解決, 是一種非常實用且實用廣泛的自我療法。
具體方法如下: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臥位, 充分暴露施治皮膚, 揪痧者將中指和食指彎曲成鉤狀, 蘸冷水後, 用食、中兩指的第二指節側面相鉗去夾揪皮膚, 常發出響聲, “揪疙瘩”之名由此而來。
夾揪時要隨夾隨壓隨擰, 然後急速鬆手。 由於外力的夾、壓、擠, 可將皮下毛細血管夾破, 使血液滲出組織問, 造成局部瘀血;一般在局部夾揪6~10次左右, 以皮膚出現血痕為度。
如果病情較重,
(2)扯痧法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以大拇指與食指用力提扯患者的皮膚, 使扯痧部位表皮出現紫紅色或暗紅色的痧點, 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 稱為扯痧療法。 扯痧療法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 每當感受暑濕引起痧症或不適, 常用手指將患者的皮膚反復捏扯, 直至局部出現瘀血為止。
扯痧時患者坐位或臥位元, 充分暴露局部皮膚。 施術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節蘸冷水後,
此法主要應用於頭部、頸項、背部及面額的太陽穴和印堂穴。 方法簡便, 容易掌握, 容易施用, 效果較好。
(3)擠痧法
對因痧引起的疾患, 用兩手或單手大拇指與食指互相擠壓皮膚, 連續擠出一塊塊或一小排紫紅痧斑為止的治療方法, 叫做擠痧療法。
操作方法為:患者坐位或臥位, 施術者用兩手或單手大拇指在施治部位做有規律、有秩序的互相擠壓,直至局部皮膚出現“紅點”為止。依病施治,“紅點”可大可小,一般要求大如“黃豆”,小似“米粒”。
(4)拍痧法
指用虛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患者身體某部位,一般為痛癢、脹麻的部位。
(5)點揉法
指用手指在患者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進行點壓,同時做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是點壓與指揉的複合手法。該法不屬於刮痧手法而屬於按摩手法,在治療和保健中常與刮痧法配合應用,可起到增強療效和彌補刮痧療法不足的作用。在刮痧治療中主要用於頭面部、腹部、肢體關節及手足部。
3.挑痧法
指刮拭者用針刺挑病人體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本法主要用於治療暗痧、宿痧、鬱痧、悶痧等病症。
挑痧前須準備75%酒精,消毒棉簽和經過消毒處理的三棱針、中縫衣針1枚,或916號注射針頭1個。刮拭者先用棉簽消毒局部皮膚,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針,輕快地刺人並向外挑,每個部位挑3下,同時用雙手擠出紫暗色的瘀血,反復多次,最後用消毒棉球擦淨。
4.放痧法
又稱刺絡療法,是以針刺靜脈或點刺穴位出血,而達到治病的施治方法。
治療時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如在靜脈放痧時,應先將患者左臂近心處用布帶或止血帶捆緊,要求患者握掌。然後,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膚,再用75%酒精脫碘,然後針刺放血。在穴位放血時,可根據病情需要,經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或縫衣針直接點刺。
放痧法可分為瀉血法和點刺法。與挑痧法基本相似,但刺激性更強,多用於重症急救。
(1)瀉血法
消毒被刺部位,左手拇指壓其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紮緊,右手持消毒的三棱針、縫衣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被刺部位靜脈,迅速刺入脈中0.5mm深後出針,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以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適用於肘窩、胭窩及太陽穴等處的淺表靜脈。
(2)點刺法
針刺前擠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常規消毒後,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右手持消毒的三棱針、縫衣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被刺位迅速刺人皮膚l~2mm深後出針。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其少量出血,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多用於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
施術者用兩手或單手大拇指在施治部位做有規律、有秩序的互相擠壓,直至局部皮膚出現“紅點”為止。依病施治,“紅點”可大可小,一般要求大如“黃豆”,小似“米粒”。(4)拍痧法
指用虛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患者身體某部位,一般為痛癢、脹麻的部位。
(5)點揉法
指用手指在患者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進行點壓,同時做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是點壓與指揉的複合手法。該法不屬於刮痧手法而屬於按摩手法,在治療和保健中常與刮痧法配合應用,可起到增強療效和彌補刮痧療法不足的作用。在刮痧治療中主要用於頭面部、腹部、肢體關節及手足部。
3.挑痧法
指刮拭者用針刺挑病人體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本法主要用於治療暗痧、宿痧、鬱痧、悶痧等病症。
挑痧前須準備75%酒精,消毒棉簽和經過消毒處理的三棱針、中縫衣針1枚,或916號注射針頭1個。刮拭者先用棉簽消毒局部皮膚,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針,輕快地刺人並向外挑,每個部位挑3下,同時用雙手擠出紫暗色的瘀血,反復多次,最後用消毒棉球擦淨。
4.放痧法
又稱刺絡療法,是以針刺靜脈或點刺穴位出血,而達到治病的施治方法。
治療時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如在靜脈放痧時,應先將患者左臂近心處用布帶或止血帶捆緊,要求患者握掌。然後,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膚,再用75%酒精脫碘,然後針刺放血。在穴位放血時,可根據病情需要,經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或縫衣針直接點刺。
放痧法可分為瀉血法和點刺法。與挑痧法基本相似,但刺激性更強,多用於重症急救。
(1)瀉血法
消毒被刺部位,左手拇指壓其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紮緊,右手持消毒的三棱針、縫衣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被刺部位靜脈,迅速刺入脈中0.5mm深後出針,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以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適用於肘窩、胭窩及太陽穴等處的淺表靜脈。
(2)點刺法
針刺前擠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常規消毒後,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右手持消毒的三棱針、縫衣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被刺位迅速刺人皮膚l~2mm深後出針。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其少量出血,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多用於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