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泥胡菜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Ní Hú Cài

【英文名】Herb of Lyrate Hemistepta

【別名】苦馬菜、牛插鼻、石灰菜、糯米菜、貓骨頭、剪刀草、絨球、苦郎頭、苦藍關菜、石灰青、田青、野苦麻、苦蕒菜、豬兜菜、艾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H. carthamoides (Buch.-Ham.) O. Kuntze; Saussurea carthamoides (Ham.) Benth.]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集, 洗淨, 鮮用或曬乾。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主痔漏;癰腫疔瘡;乳癰;淋巴結炎;風疹交通規則癢;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質問本草》:煎湯, 洗大腸痔漏。

2.《貴州草藥》:清熱解毒, 祛瘀生肌。

【摘錄】《中華本草》